精神归阿堵,一点定如何。
问景论蛇跗,吹毛笑鸟窠。
鬓知谁甚似,音比旧尤讹。
但拥维摩几,时时阅贝多。

【注释】

阿堵:晋代王衍爱钱,见钱物即称“阿堵”,后以“阿堵”指钱。

一点定如何:形容事物之小或人之渺小。

蛇跗:指蛇的尾巴。

吹毛笑鸟窠:比喻人言微辞轻。

鬓知谁甚似:指自己的鬓发,不知与谁相似。

音比旧尤讹:指语言的变化,如古代语音已不同于今。

维摩几:指维摩诘所居之毗耶离城,为印度佛教圣地。

贝多:佛经名,梵文Bhādarajyā,意译为“大乘经”。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友人后村论诗之作。诗中对友人的诗作予以赞赏,同时也自谦其作品不如人。

首联,“精神归阿堵,一点定如何”,诗人认为诗的精神寄托于金钱上,而一点(指文字)就足以表达诗的精神内涵了。

颔联,“问景论蛇跗,吹毛笑鸟窠”,诗人以蛇尾和鸟窠作喻,来讥讽那些只知夸饰言辞、不注重内容的诗人。

颈联,“鬓知谁甚似,音比旧尤讹”,诗人以自己鬓发的变化作比,来说明自己的作品变化不大,只是有些许的改进而已。

尾联,“但拥维摩几,时时阅贝多”,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在写作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仍然会像古代著名的维摩诘居士一样,常常坐在维摩诘所住的毗耶离城,阅读《大乘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赞扬了自己的作品虽然简单但却富有内涵,批评了那些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