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洪蒋魏继沦终,天肯忧人国欲空。
众口生憎来论学,诸贤死不解和戎。
良图已付悲歌外,旧恨只留奏稿中。
拟续八哀才思短,剩将双泪洒松风。
【注释】
- 悼四先生:悼念四位先生的去世。四先生,指蒋士铨、魏源、张问陶、袁枚(字子才)。
- 真洪、蒋魏继沦终:真州和洪州(今属江苏)相继被太平天国所破。
- 天肯忧人国欲空:上天难道会不担心国家将因无主而空吗?
- 众口生憎来论学:众人的指责使人们厌恶起来,纷纷来谈论学术。
- 诸贤死不解和戎:诸位贤良死去后,仍然不能解除和好之议。诸贤,指蒋士铨、魏源等人。
- 良图已付悲歌外:良好的计策已付之悲歌之外。悲歌,指挽诗。
- 旧恨只留奏稿中:过去的恩怨只留在奏章中。奏稿,指奏疏。
- 拟续八哀才思短,剩将双泪洒松风:准备续作《八哀诗》,但才能思虑不足,只能借酒浇愁。八哀诗原是元稹为唐宪宗时名臣裴延龄所作的哀悼诗文。这里指代作者自己。
- 松风:松柏风声,此处暗指松柏常青,寓意坚贞节操。
【赏析】
此诗是清代诗人蒋士铨为纪念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张问陶、袁枚等四人而作。张问陶与袁枚有“同门之谊”,两人曾一起参加乡试,后因政见不合而分道扬镳。蒋士铨在张问陶辞官归田之际,写了这首悼念诗。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写四人相继辞世,令人痛心;第二组写世人对四人辞世的不同态度;第三组写诗人自己的感受。
开头一句“真洪蒋魏继沦终”,意思是说:真州和洪州先后被太平军攻破,四人接连去世。“天肯忧人国欲空”,这是从天意上说,表示上天不会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要使国家没有希望,只有灭亡。“众口生憎来论学,诸贤死不解和戎”,意思是说:众人对四人的去世都感到厌恶,纷纷来谈论他们生前的主张,而他们的主张却一直未能得到实践,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这两句是说,尽管众人对四人的学说很不理解,但他们生前的主张却一直没有被实践过,直到他们死后,这种主张仍未能得到解决。
中间四句是对前四句的具体化。“良图已付悲歌外,旧恨只留奏稿中”,意思是说:那些美好的设想已经付诸于悲歌之外了,而那些过去的怨恨只留之于奏章之中了。“拟续八哀才思短,剩将双泪洒松风”,意思是说:准备续作《八哀诗》,但能力不足,只能借酒浇愁。这里的“八哀”指的是元稹为唐代名臣裴度所写的哀悼诗文。“松风”二字,既点明地点,又暗示时间,也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末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感情的抒发:“拟续八哀才思短,剩将双泪洒松风。”意思是说,我准备续作《八哀诗》,但由于能力不足,只能借酒浇愁了。这两句是说,我已经没有了续作《八哀诗》的能力,只能借酒浇愁了。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之作,通过对四人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文人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