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新凉乍满襟,檐前花竹弄清阴。
好时好日随缘住,非月非风得趣深。
书到七篇偏有味,诗留千载待知音。
从来一点圆明处,不是禅心是本心。

《夜坐》

注释与赏析:

  1. 入夜新凉乍满襟,檐前花竹弄清阴。
  • “入夜”表明时间已晚,“新凉乍满襟”描述夜晚带来的凉爽感突然充盈于衣襟之上,形成一种清新而舒适的感受。
  • “檐前花竹弄清阴”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色:屋檐下的花草竹木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和谐的氛围。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这种美好时刻的珍惜。
  1. 好时好日随缘住,非月非风得趣深。
  • “好时好日随缘住”意味着诗人认为好的时间应该顺其自然地度过,无需强求。
  • “非月非风得趣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即在不需要依赖月亮和风的情况下也能享受到深刻的快乐。
  •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1. 书到七篇偏有味,诗留千载待知音。
  • “书到七篇偏有味”意味着即使阅读了多篇文章,仍然觉得其中有些篇章特别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 “诗留千载待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珍视,他认为好的诗歌能够跨越千年,等待那些能真正理解其意境和情感的人来欣赏。
  • 这两句诗赞颂了经典作品的价值以及与之共鸣的人的重要性。
  1. 从来一点圆明处,不是禅心是本心。
  • “从来一点圆明处”指的是生活中那些简单而真实的美好瞬间。
  • “不是禅心是本心”则表达了这些美好时刻并非来源于宗教修行,而是源自于人的本真本性和对生活的真挚感受。
  • 这个结论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欣赏和体验,而非任何形式的外在追求或精神修炼。

译文:

入夜新凉乍满襟,檐前花竹弄清阴。
好时好日随缘住,非月非风得趣深。
书到七篇偏有味,诗留千载待知音。
从来一点圆明处,不是禅心是本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人生之乐以及心灵之真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