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相依门向背,牧童对语岸东西。
草枯白见樵成径,木落红随叶入溪。
色有浅深峰远近,影无长短树高低。
眼前好句闲收拾,归到书窗却自题。
《郊行即事二首》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幅山野小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野店相依门向背”,意思是说野店紧挨着山崖,背靠着山岩,给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里的“野店”指的是山间的小旅店,通常位于山林之间或溪流旁,供行人休息和补给物资的地方。而“相依”则形容这些旅店与山岩、树木等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仿佛它们已经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句“牧童对语岸东西”,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牧童在岸边与同伴交谈,他们的谈话声随风飘荡,仿佛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这里的“牧童”指的是放牧的儿童,他们通常在田野、河边等地放牧牛羊,过着与自然亲近的生活。而“对语”则表明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倾听对方的话语,表现出一种平等、友善的关系。
第三句“草枯白见樵成径,木落红随叶入溪。”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山野小景中的自然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山上的草木逐渐枯萎,露出了原本被遮蔽的道路;而到了冬季,树叶飘落在溪水中,成为了鱼儿的食物。这里的“草枯”、“白”和“木落”、“红”都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季节更替和生物活动的规律。
第四句“色有深浅峰远近,影无长短树高低。”则是进一步拓展了对自然景观的描述。通过对比不同山峰的远近和树木的不同高度,诗人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的“色有深浅”、“峰远近”和“影无长短”、“树高低”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第五句“眼前好句闲收拾,归到书窗却自题。”则是诗人对自己所见所感的一种感慨。他认为眼前的美景已经收入心底,无需再去刻意追求;而当他回到家中,坐在书窗前品味这些美景时,却发现它们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无法忘怀。这里的“眼前好句”指的是他看到的山野小景中的美景,而“闲收拾”则表达了他对这些美景的珍惜之情。而“归到书窗却自题”则暗示了他将这些美景视为珍宝珍藏于心,时刻回味其中的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野小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美丽。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