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
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
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
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
赵虚斋挽诗鉴赏
探究林希逸《赵虚斋挽诗》中深意
- 诗词原文与译文对照
- 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
- 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
- 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
- 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
- 诗句释义与注释
- 奥学深功在易通:指赵虚斋的学问和成就在于对易经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 御题褒句圣恩隆:意为皇帝的御笔称赞,表达了对赵虚斋深厚恩德的认可和颂扬。
- 成书自讲前无例:意味着赵虚斋撰写的书籍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开创性。
- 辞有所之端可据:表示赵虚斋的话语中有着坚实的依据,言之有物。
- 文无不变论尤工:强调赵虚斋的文学作品无论何时都保持其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
- 皋比定集诸仙听:比喻赵虚斋的著作如同聚集了众多仙人的智慧和见解。
- 独惜丁宽道不通:此处可能暗指赵虚斋的同僚或友人丁宽未能理解或领悟其深奥的思想和著作。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赞美赵虚斋的学识和成就,展现了其卓越的智慧和才华。
- 诗中多次提及“圣恩”和“御题褒句”,表达了对皇帝及朝廷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 “成书自讲前无例”展示了赵虚斋在文学创作上的创新和突破。
- “辞有所之端可据”强调了赵虚斋言论的坚实基础和深刻内涵。
- “文无不变论尤工”则凸显了赵虚斋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持久影响力。
-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赵虚斋人格和才华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及其深厚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