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骨清姿玉雪同,几多星宿入心胸。
风流王谢谈谐胜,家数常杨制诏工。
坐政事堂无六丈,登文章箓似三洪。
年来人物萧疏甚,玉座东西欠此翁。
诗句释义:
“秀骨清姿玉雪同” - 此句形容人物的外貌极为清秀,如同白玉般洁白无瑕。
“几多星宿入心胸” - 比喻其思想深邃,如天上的星星一样繁多且明亮。
“风流王谢谈谐胜” - 王家子弟(即王导家族)和谢家子弟(即谢安家族)都擅长言谈举止,这里指的是洪尚书在言辞上非常得体。
“家数常杨制诏工” - 提到洪氏家族中的人经常能够撰写诏书,技艺高超。
“坐政事堂无六丈” - 指的是洪尚书虽然位高权重,但并非坐在最高的位置上。
“登文章箓似三洪” - 指他在文学造诣和文章成就上,与古代著名文臣相提并论,有“三洪”之称。
“年来人物萧疏甚” - 描述现在的社会或政治环境显得有些冷落和萧条。
“玉座东西欠此翁” - 最后一句是对洪尚书的哀悼,意味着他在这个时期可能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荣耀。
译文:
洪尚书的外貌清新,如同白玉一般洁白无瑕。他的思想和言行举止犹如天上繁星般众多且灿烂。他善于言辞,在交际中总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关系。他的家族中有很多人都精通写作诏书,技艺精湛。虽然他身处高位,却并不居高临下,而是谦逊待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古代著名的文臣相媲美,被称为“三洪”。然而近年来,社会氛围显得较为冷清,他可能因此感到失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用以表达对一位已故官员的缅怀和哀悼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这位官员的外貌、才华、家族背景以及其在官场中的地位等多个方面的特质,展现了他对这位官员的深厚情感和对其贡献的高度认可。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时局和社会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深沉,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