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幕归来喜脱簪,当门小筑似山庵。
名于世见林间一,爵以仁尊天下三。
早失偏慈心已懒,晚虽漫仕性难堪。
非无忧爱闲成僻,雷雨曾传旧奏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译文:
第一部分:江幕归来喜脱簪
- 江幕:指在江边设置的幕帐,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归隐江边的住处,享受宁静的生活。
- 脱簪:古代官员在离职或退休时,会取下官帽上的簪(发针),象征着放下官职的身份,回归平民生活。
第二部分:当门小筑似山庵
- 当门:靠近大门的位置,通常用于居住或工作的地方。
- 小筑:指简陋的住所。
- 山庵:指位于山上的小屋,通常用作修行或隐居之地。
- 译文:诗人回到家中接近大门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简易但温馨的小居所,就像山林中的庵堂一样简朴而幽静。
第三部分:名于世见林间一
- 名于世:指名声传扬于世。
- 林间一:在林中,意为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地。
- 译文:尽管世人都能看到诗人的名字,但他更喜欢隐藏在林间的一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第四部分:爵以仁尊天下三
- 爵:古代的一种爵位,象征尊贵和地位。
- 仁:此处指仁德,即以仁爱之心待人。
- 尊:尊崇,重视。
- 天下三:表示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 译文:虽然诗人拥有高贵的地位(通过爵位体现),他更看重的是内心的仁爱和对他人的尊重,这使他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第五部分:早失偏慈心已懒
- 早失:很早就失去了。
- 偏慈:偏袒的爱心,指过度溺爱。
- 心已懒:心思已变得懒惰。
- 译文:诗人很早就失去了对世俗名利的执着,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放松和安逸。
第六部分:晚虽漫仕性难堪
- 晚虽:即使到了晚年。
- 漫仕:闲散地做官。
- 性难堪:性格难以忍受某种情况或事物。
- 译文:尽管到了晚年,诗人仍然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对于过于忙碌或复杂的事务感到难以承受。
第七部分:非无忧爱闲成僻
- 非:不是,表转折。
- 忧爱:忧虑和爱好。
- 闲成僻:由于追求闲适而形成了某种偏僻的生活方式。
- 译文:诗人并不是因为忧虑和热爱才选择闲适的生活,而是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就让他感到满足和快乐。
第八部分:雷雨曾传旧奏函
- 雷雨:这里可能暗指诗人遭遇的不幸或困境,如同暴风雨般的挑战。
- 旧奏函:指过去的奏章、信件等记录。
- 译文:在经历了雷雨般的考验和挑战之后,诗人曾写下过一些关于过去经历的奏章和书信,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现诗人归隐生活的诗作,通过对江边小屋、山林、爵位等元素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名利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追求。特别是“名于世见林间一”一句,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他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