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天地间,或有奇胜迹。
见赏能几人,不止今与昔。
吴门多好山,天平为峻极。
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烟岚十里光,松桂四时色。
我因一纵游,烦襟为开释。
感古怀君子,翻然长太息。
乐天赏云泉,诗章何历历。
垂今数百年,继者漠然寂。
间遇希文来,双旌守乡国。
行春三让原,吟哦尽所得。
子美天与才,寻幽多采摭。
赋百五十言,平地黄金掷。
三贤固有名,山亦资辉赫。
此去还几年,不逢好事客。

【注释】

天平山:在江苏苏州城西北,有吴门第一胜迹之称。

万物天地间:天地间的事物。

或有奇胜迹:这里指山水之美。

见赏能几人:欣赏的人能有几人?

不止今与昔:不仅今天,还有过去。

吴门:即苏州。好山:美丽的山景。

天平:指天平山。峻极:高大、高耸。

旦暮常白云:早晚常常是白云缭绕。表里皆珍石:内外都是珍贵的石头。

烟岚十里光:烟雾和山岚环绕着,映照着十里远的景色。

松桂四时色:一年四季都有松树和桂花的香气。

我因一纵游:我因为一次游览而心旷神怡。

烦襟为开释:烦恼和郁闷都消散了。

感古怀君子:感慨古人,怀念贤人君子。

翻然长太息:忽然感到悲伤,叹息不已。

乐天:白居易。赏云泉:欣赏自然美景。诗章:诗歌篇章。

垂今数百年,继者漠然寂:至今已经有几百年了,但后来的人却漠不关心,寂静无声。

间遇希文来:偶然遇到苏轼来访。双旌:指两顶旗帜,古代官员出行时用两根旗杆分别插在两边作为标志。乡国:家乡。

行春三让原:春天到郊外游览,经过三让原。三让原:地名,位于苏州城西郊。吟哦尽所得:吟咏诗歌,尽情领略这里的风光。

子美:杜甫。天与才,寻幽多采摭:上天赋予他才华,喜欢探索幽深之处,广泛地采摘景物。

赋百五十言:创作了一首五百六十字的诗篇。

平地黄金掷:像平地上扔下一块金币一样珍贵。

三贤:指三位贤人。固有名:本已有名声。

山亦资辉赫:山林也因他们而更加辉煌显赫。

此去还几年:下次来的时候又过了几年。

不逢好事客:不会遇到赏识自己才华的客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二月十五日,作者在天平山游览时所作。诗人面对天平山秀丽的自然风光,触物起情,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万物天地间,或有奇胜迹”,写诗人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只见大地之上,奇峰异石随处可见,令人叹为观止。

颔联“见赏能几人,不止今与昔”,诗人感叹的是,能够欣赏这美景的人并不多啊,不仅仅是今天,还有过去,那些贤明的君主们也曾经来过这里游玩赏景呢!

颈联“吴门多好山,天平为峻极”,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天平山的雄伟壮丽,它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犹如一位端庄的贵妇人,美丽动人,引人瞩目。

尾联“我因一纵游,烦襟为开释”中“烦襟为开释”一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在登高远望之际,心中所有的烦恼、忧郁都随着那一缕轻风消散了,仿佛被大自然的美好所吸引,忘却了人间的烦恼。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人回味无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平山的美景,同时寄寓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