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芦鬣鬣秋风肥,鬼雨洒草南山悲。
长涂客子动愁肺,往往扪辙多思归。
我兄岂不感时节,东床卷席将何之。
自言南州有元帅,标鉴本是阳秋皮。
荐绅奔走欲定价,一见许我奇男儿。
提撕表奏置戎幕,使我坐握官机宜。
高生所愧国士知,不辞触热向武威。
我今去路虽千里,敢以驱驰负知己。
南州最盛肩京都,昔人欲语停杯馀。
地灵孕秀多异产,鼊皮蚺蟾如虫蛆。
旧闻民俗蛮顽甚,蜂屯蚁杂难爬梳。
圣朝神化与换骨,讵事草薙髡根株。
我兄智囊载大腹,抚俗自应才有馀。
腰间长剑生铜吼,可脍蛮王快屠狗。
后当归路持旌麾,六印黄金大如斗。

【注】1. 茂瞻:指诗人之兄,字茂瞻。2. 东床:古时称女婿为婿,婿的别称有“东床”。3. 阳秋皮:唐人韩愈曾自号“柳子”,“标鉴本是阳秋皮”是说韩愈的《进学解》一文,以《春秋》为本,故称其书为“阳秋”。4. “南州”:指广东。5. 武威:指军事上的胜利。6. 高生:指诗人自己。7. 国士知:对国家的忠诚。8. 触热:不怕炎热。9. 肩京都:指广东。10. 圣朝神化与换骨:意谓圣明的政治可以改变人的本性。11. 我兄智囊载大腹:指茂赡的才华。12. 腰:佩带剑的地方。

【译文】

黄芦丛中萧瑟秋风,南方草野凄凄惨惨,鬼哭神嚎的秋雨洒落在南山上,令人心悲。长路漫漫的行人常常扪着车轮叹息,想到家乡就思念得厉害。我兄难道不感到时令的变化吗?听说你将离开京城去广东,又将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你说你在岭南有个元帅,他本来是朝廷的大臣,但因受谗言被贬到了岭南。我听了很感动,就推荐你担任一个官职吧!你的才能和为人使我非常钦佩,所以我就给你写了这封荐信。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的诗作,写于公元82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作者赴广州途中所作。全诗四章,每章八句,结构严谨,章法井然,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律诗的特点。

第一首起句用“秋肥”两字描绘了一幅黄芦苍茫、秋风劲吹、草木萧瑟的画面,接着描写了“鬼雨”洒落南山,山中草木凄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忧郁的情绪;第二句点出“客子”,即远行的游子,又点出了思乡之情;第三句直接写出了游子动情的原因:“往往扪辙多思归”,意思是经常扪着自己的车辕想家。第四句则进一步表明了游子的思归之情:“我兄岂不感时节”,意思是你兄长难道不感受到时节的变迁吗?“东床卷席将何之?”意思是说兄长即将离去,你要到哪里去?这里既写出了兄长的离愁别绪,也流露出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二首首句“我兄岂不感时节”,意思是说我兄长难道不感受到时节的变迁吗?“东床卷席将何之?”意思是说兄长即将离去,你要到哪里去?这里既写出了兄长的离愁别绪,也流露出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自言”以下六句,主要叙述了自己的身世以及对自己的期望。其中“南州最盛”一句,点明了地点,并交代了自己此次前往广东的目的——平定蛮荒之地的叛乱。而“昔人欲语”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及对兄长的期望和鼓励。最后两句则表明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要为国家效力,建功立业。

第三首前六句主要描写了南州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当地的风俗情况。其中“地灵孕秀”一句点出了南州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秀丽神奇,物产丰富;“鼊皮蚺蟾如虫蛆”则形象地描绘了南州地区的物产——鳄鱼皮和毒蛇、青蛙等动物。而“蜂屯蚁杂难梳”一句又进一步描写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后六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南州人民的敬仰和自己的决心。其中“圣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圣明政治的赞美;“讵事草薙髡根株”一句则表明了自己不会屈服于邪恶势力的决心;最后两句“我兄智囊载大腹,抚俗自应才有馀”,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将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

第四首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祝愿。首句“高生所愧国士知”意思是说兄长作为朝廷的高官应该为国家尽心尽力,而我却感到惭愧。接下来三句则表示诗人对兄长的感激之情——“不辞触热向武威”,意思是说兄长不怕炎热,愿意奔赴前线为国捐躯,我怎么能拒绝呢!最后两句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祝愿——愿你早日成功归来!整首诗歌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放情怀和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