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长倦观书,掩帙起微步。
徘徊檐隙月,点缀竹稍露。
寒空顽无风,寂历雁时度。
不知何处村,尚急野塘戽。
哀哉当丙夜,取水穷沮洳。
得无空鱼群,一举不复顾。
那知今竭泽,无复鱼可捕。
天公仁百物,暴殄天所怒。
褰裳欲从之,告以盍长虑。
浮云暗林野,恐堕荆棘路。
出门还入门,此意定谁喻。
遣兴强微吟,凄凉不能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冬夜》,全文如下:
宵长倦观书,掩帙起微步。
徘徊檐隙月,点缀竹稍露。
寒空顽无风,寂历雁时度。
不知何处村,尚急野塘渡。
哀哉当丙夜,取水穷沮洳。
得无空鱼群,一举不复顾。
那知今竭泽,无复鱼可捕。
天公仁百物,暴殄天所怒。
褰裳欲从之,告以盍长虑。
浮云暗林野,恐堕荆棘路。
出门还入门,此意定谁喻。
遣兴强微吟,凄凉不能句。
注释:
- 宵长:形容时间很长,夜晚很长。
- 掩帙(jié):把卷轴藏起来。
- 微步:缓慢的步行。
- 徘徊:来回走动。
- 檐隙(yán xì):屋檐之间的空隙。
- 点缀:装饰点缀。
- 无风:没有风。
- 急:急切。
- 涸(hé):使干涸。
- 长虑:长远地考虑。
- 褰裳(qiān shang):撩起衣服,指下河洗澡或游泳。
- 盍(hé):何不。
- 澹(dàn)林野:淡蓝色的树林和原野。
- 恐:恐怕。
- 此意:这个意思。
- 遣(qiǎn)兴:抒发兴致。
- 微吟:小声吟诵。
- 凄凉:寂寞、清冷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界景色变化的感慨和思考的诗。首两句写诗人深夜独坐,无心读书,而是起身缓步于庭院中欣赏夜空的美丽。第三、四句描述了月亮在屋檐间隙间洒下的光斑和透过竹尖的月光。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诗人看到天空没有风而显得空旷,以及不时有飞鸟划过天际的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开始感到不安,因为他不知道远方的村庄何时才能得到水源。这种忧虑反映了他对自然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联的思考。
随后的几联诗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荒凉,以及对自然界中事物命运的沉思。特别是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关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过度开发,将来就没有地方可以捕鱼了。”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警示,也是对人类行为后果的深思。
全诗通过一系列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态平衡的担忧。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对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