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到中原杀气销,穹庐那敢说天骄。
今年蕃始来和汉,即日燕当远徙辽。
北土未干遗老泪,西陵应望孝孙朝。
着鞭往矣功名会,麟阁丹青上九霄。

【注释】

①内翰:官名。唐时翰林学士为“内直”,后因称学士为“内翰”。

②二首:指《送洪景卢使虏》中的前两首诗。此诗是写诗人对朝廷的忧虑之情,对国事的关心。

③蕃(fān):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和:议和。汉:指中原汉族地区。这里指北宋。

④燕(yàn):古地名,今河北省北部。辽:契丹族建立的辽国。

⑤遗老:年老的遗民。

⑥西陵:指南宋的行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孝孙:宋孝宗的庙号。

⑦着鞭:谓策马出发。

⑧麟阁:即麒麟阁,汉代画功臣图像于阁上,以彰其功业。

⑨九霄:天上的最高处,也借指高位。

【赏析】

这两首绝句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对朝廷的忧虑之情,对国事的关心。诗中流露出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全诗情调激昂,笔力雄健,语言质朴自然。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檄到中原杀气销,穹庐那敢说天骄”,是说檄文传到中原以后,那里的杀气已消尽了,连北疆少数民族的首领也不敢说他们是天之骄子了。这两句既表现了宋朝军队的强大威力,又表现了金兵的败退,从而突出了宋朝军队收复失地的胜利。

第二、三句“今年蕃始来和汉,即日燕当远徙辽”,是说今年西夏才派使者来求和,不久就要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宋朝。这两句写出金朝的失败,也写出宋朝收复失土的成功。

第四、五句“北土未干遗老泪,西陵应望孝孙朝”,是说北方的百姓还没有忘记金军入侵时的痛苦,而西陵的人们则盼望宋孝宗早日回到江南。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宋朝的得胜。

末两句“着鞭往矣功名会,麟阁丹青上九霄”,是说诗人即将挥鞭北上,去争取功名,像麒麟阁上的图画一样飞上九霄云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两句是全诗的结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对个人立功名的自信以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穹庐那敢说天骄,今年蕃始来和汉”,是说金国的统治者不敢再自称为天之骄子,因为今年西夏才派使者来求和汉,表示归降宋朝。这两句既说明金人败退的原因,又表现了西夏的投降。

第三、四句“即日燕当远徙辽,北土未干遗老泪”,是说今天宋朝就要把燕云十六州的领土割让给金国,而北方百姓还未忘记金军的暴行,还在流泪。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宋朝的失败。

第五、六句“西陵应望孝孙朝,着鞭往矣功名会”,是说在西陵的人们应当看到宋孝宗将要回到江南,他们也会为之高兴,并期待宋朝的强盛。这是全诗的过渡部分。

尾联“着鞭往矣功名会,麟阁丹青上九霄”,是说诗人即将挥鞭北上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就像麒麟阁上的画像一样飞上九霄云外。这两句是全诗最精彩的结尾,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既是对祖国统一大业的颂扬,又是诗人对自己建功立业的期望,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抒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