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俗网疏,每逢绝胜更踟蹰。
但随岐路东西去,莫计光阴大小馀。
仿佛桃源犹舞凤,辛勤李白谩骑鱼。
今朝真作游仙梦,不似骚人赋子虚。
诗句解析
1 竹杖芒鞋俗网疏,每逢绝胜更踟蹰。 - “竹杖芒鞋”描绘出一幅简朴的旅行形象;“俗网疏”表示摆脱世俗束缚;“绝胜”指美景,“踟蹰”形容行走时犹豫不决。整体表达一种追求自然之美、不愿受束缚的自由态度。
但随岐路东西去,莫计光阴大小馀。 - 描述了跟随道路走向不同方向的情景,“岐路”即岔路,意味着多选择;“光阴大小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关注和珍惜。
仿佛桃源犹舞凤,辛勤李白谩骑鱼。 - “桃源”通常指理想中的乌托邦,这里可能比喻一个美丽的地方,“凤”在这里可能象征美好或祥瑞;“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此处借指勤奋的人;“骑鱼”可能暗示了某种修行或者超脱物质的追求。
今朝真作游仙梦,不似骚人赋子虚。 - “游仙梦”指幻想中的理想生活,“子虚”是古代楚国的一个虚构人物,这里可能指虚幻或不实之事,与现实形成对比。
译文
竹杖芒鞋离尘嚣,每次到达美景都徘徊。
追随路径向东向西走,不要计算时间的长短余。
仿佛桃花源中还飞舞凤凰,努力工作如李白却无果。
今天真成游仙之梦,不同于骚人子虚乌有。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通过与同伴在栖霞洞的游玩,以及随后的沉思与感慨,诗篇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寻求精神升华的主题。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桃源”、“凤”、“李白”,这些元素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深度。同时,通过比较“游仙梦”与“子虚”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异的认知。整体上,诗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