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诗句原文: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译文:老瓮里新酿的杜茅柴酒香醇,我提着它走向田间祭祀土地神。
注释:1. 诗句解读:本句描述了诗人在家中酿造杜茅柴酒的场景,并提到了带着这瓶美酒到田野中去祭祀土地神。2. 词语释义:“老瓮”指的是旧瓦罐。“初熟”表示刚刚酿成。“杜茅柴”是一种草本植物,其果实可酿酒,香味浓郁。3. 文化背景:在古代,人们常利用自然原料进行发酵酿酒,杜茅柴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受到喜爱。4. 情感表达:此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土地的敬畏之情。5. 修辞手法:“携向田头祭社来”中“携”字表现了诗人亲自携带酒去祭祀的动作,而“祭社”则表达了对土地神的敬意和祈求丰收的愿望。
诗句原文: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译文:巫婆不要嫌弃这酒味道淡,那官家酒吧,里面满是灰尘。
译文:这里的酒虽然淡却很醇厚,那些官家酒喝起来满口都是灰尘。
注释:1. 诗句解读:本句通过对比,描绘了两种不同品质的酒及其给人的感觉。2. 词语释义:“巫媪”是指女巫或女商人,这里指代卖酒的人。“滋味薄”表示酒味不浓。“旗亭官酒”指官家的酒。“更多灰”暗示官家酒可能存放时间较长,导致上层积满了灰尘。3. 文化背景:古代的酒多为家庭酿造,但官家酒往往因储存条件好而显得更加醇厚。4. 情感表达: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民间自酿酒的欣赏,同时也批评了官家酒质量不佳的现象。5. 修辞手法:“莫嫌滋味薄”使用了反问手法,增强了表达力度;“旗亭官酒更多灰”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来突显官家酒的质量问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酒。诗中的“老瓮”和“旗亭官酒”分别代表了民间自酿酒和官家酒,它们在诗人眼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品质和形象。这种对比不仅是对物质层面的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诗人通过酿造杜茅柴酒这一行为,展现了他对自然恩赐的珍惜和感激之情。杜茅柴作为一种野生植物,其果实可以用来酿酒,这种自然发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自然的礼赞。诗人亲自酿造并携带着这瓶酒到田野中祭祀土地神,这不仅是对土地的感恩,也是对农业生活的一种肯定和尊重。这种对自然和农耕文化的深深眷恋,使得诗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诗中的“巫媪莫嫌滋味薄”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民间酿造者的理解和同情。他们虽然身处卑微之位,但却拥有独特的技艺和匠心,他们的酒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故事。诗人没有因为官家酒的味道淡薄而轻视民间自酿酒,反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民间智慧的赞赏和对底层人民的尊重。
诗人对于“旗亭官酒更多灰”的描述,则揭示了当时官场腐败、官员道德沦丧的社会问题。官家酒的存放环境不佳,导致酒质变差,甚至上层积满了灰尘,这不仅是对官家酒品的讽刺,更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评。
《春日十二绝》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对两种不同品质的酒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民间智慧和勤劳的赞赏,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南宋田园诗中的佳作之一,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