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

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五十二》。诗中描述了冬日里,松树的树脂像烛光一样照亮了房间,使得室内的光线昏暗。后来,诗人擦拭干净南窗上的纸,顿时发现斜阳更加红艳。

译文:
松树的树脂在烛光下闪闪发光,仿佛是点燃的蜡烛。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墨香,烟雾缭绕。傍晚时分,我擦净了南窗上的纸张,顿时发现斜阳更加明亮。

注释:

  1. 松节然膏当烛笼 - 松树的树脂被点燃后,像蜡烛一样发出光亮,如同烛笼中的蜡烛。
  2. 凝烟如墨暗房栊 - 烟雾弥漫,如同墨水一般,使房间显得暗淡。
  3. 晚来拭净南窗纸 - 到了晚上,诗人才把窗户上的纸张擦干净。
  4. 便觉斜阳一倍红 - 擦去烟雾后,斜阳的颜色更加鲜明,仿佛变得更加红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松树的树脂、烟雾、斜阳等元素融入诗中,使诗歌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如“便觉斜阳一倍红”,反映了他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此外,诗中的意象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美,并将其融入到诗歌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