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弯环罗带阔,千古零陵擅风月。
取名如许安得愚,因病成妍却奇绝。
至今镜净不可唾,犹恐先生遗翰墨。
泽及溪流不庇身,付与后来商巧拙。
我欲扁舟穷石涧,春涨未生寒濑咽。
纷红骇绿四山空,惟有风篁韵骚屑。
清溪东去客西征,钴鉧潭边聊驻节。
何时随汝下潇湘,归路三千橹伊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绘了零陵城对岸的愚溪景色。以下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第一部分

  • 译文:愚溪在零陵城对岸渡江即至,溪很窄,不过是一石涧罢了,这是众山的水流出湘中的源头。
  • 关键词:愚溪、零陵城、湘中
  • 注释:零陵城对岸的愚溪是湘中水系的起源之地。
  • 赏析:诗的开头通过“愚溪”二字点明了地点,接着通过“一石涧”来描写溪流狭窄的特点,最后用“盖众山之水流出湘中”概括了整个场景。

第二部分

  • 译文:一条水弯弯曲曲地环绕着宽阔的道路,自古至今零陵享有风月之美。
  • 关键词:罗带、风月、零陵
  • 注释:这里的“罗带”形容道路蜿蜒曲折,而“风月”则指自然风景的秀美。
  • 赏析:“一水弯环罗带阔”形象地描绘了愚溪两岸的自然景观,而“千古零陵擅风月”则强调了这个地区长久以来的自然美景。

第三部分

  • 译文:取名如此美好,却为何得不到愚公?因为疾病的缘故,反而显得特别美丽。
  • 关键词:取名、愚公、疾病、妍美
  • 注释:愚溪的名字美好,但实际上是因为疾病的困扰,使得这里的景色更加迷人。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被赋予某种寓意或传说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

第四部分

  • 译文:至今镜子都映照不出它,恐怕先生会留下诗文墨宝。
  • 关键词:镜净、遗翰墨
  • 注释:这里的“镜净”可能指的是溪流清澈透明,无法映出真实的自己。而“遗翰墨”则暗示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留恋之情。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留恋,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表达。

第五部分

  • 译文:水流滋润了溪流而不庇护自身,把它留给后来人去琢磨技巧高低。
  • 关键词:滋润、庇护、商巧拙
  • 注释:这里的“滋润”形容水流给周围的环境带来的滋养和润泽,而“商巧拙”则暗示了水流对后来人的影响和作用。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保护,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珍惜。

第六部分

  • 译文:我打算划一叶扁舟深入到那狭窄的石涧,春天涨潮时水位升高,寒濑声声让人感到心惊。
  • 关键词:扁舟、石涧、涨潮、寒濑
  •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愚溪的决心和勇气。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探险的渴望。

第七部分

  • 译文:纷红骇绿四山空,只有那清风拂过的风篁发出的声音,像是在弹奏骚屑的乐曲。
  • 关键词:纷红骇绿、风篁、骚屑
  • 注释:这里的“纷红骇绿”形容四周景色的色彩斑斓,而“风篁”则是对溪边的竹子的比喻。
  •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第八部分

  • 译文:清溪向东流去,客人们向西出发,在钴鉧潭边稍作停留。
  • 关键词:清溪、客人、钴鉧潭、停留
  • 注释:这里的“钴鉧潭”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景点。
  •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旅行的愉悦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九部分

  • 译文:什么时候你随我一同前往潇湘,归路三千橹声此起彼伏。
  • 关键词:潇湘、归路、橹声
  • 注释:这里的“潇湘”可能是湖南的一个地名,而“橹声此起彼伏”则形容归路之上船桨声不断。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远方的憧憬和对旅行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