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头壁立伟天造,万雉石城如带绕。
山骨鳞皴火种难,山下流泉却宜稻。
新秧一棱绿茸茸,茅花先秋雪摇风。
后皇嘉种不易熟,野草何为搀岁功。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峰头壁立伟天造,万雉石城如带绕。
- 这句描述山峰的雄伟与天然造就,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之巅如同墙壁般直立,巍峨壮观,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接着以“万雉石城”比喻山体,形容其坚固而宏伟,仿佛城墙一般围绕,形成一道自然的屏障。这里的“万雉”和“石城”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以强调山体的高大与坚固。
- 山骨鳞皴火种难,山下流泉却宜稻。
- 这句话转向描写山脉的骨骼(山的纹理),用“鳞皴”来形容山脉上岩石的纹理,如同鱼鳞般交错排列,形象生动。然而,尽管山岩坚硬不易被火所烧,但山下的水流却是滋润大地、适宜种植水稻的。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山的坚硬与水的柔顺,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
- 新秧一棱绿茸茸,茅花先秋雪摇风。
- 第三句转而描述农田的景象。“新秧”指的是刚插下未成熟的秧苗,“一棱绿茸茸”则描绘了这些秧苗嫩绿色的叶子,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紧接着,“茅花”是指茅草上的花朵,它们在秋天飘落时如同雪花一般,随风摇曳。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农田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景色相融合,展现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田园风光图。
- 后皇嘉种不易熟,野草何为搀岁功。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农业劳动成果的珍视。在这里,“后皇”是对古代帝王的尊称,暗指皇帝对农作物丰收的期望。而“嘉种”则是指优良品种,不易成熟则意味着这种作物产量高,品质好。然而,诗人却提出了疑问:“野草何为搀岁功”,暗示着野草的存在可能会与庄稼争夺养分或生长空间,从而影响到庄稼的成长。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峡石和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通过描写农田和植物的生长,传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提醒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时,也要懂得珍惜和保护这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