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滪之石谁劖镌,恶骇天下形眇然。
客行五月潦始涨,但见匹马浮黄湍。
时时吐沫作濆淖,灂灂有声如粥煎。
蜀江西来已无路,凿山作浍方成川。
瞿唐之口狭如带,乃欲纳此江漫漫。
奔流下赴故偪仄,汝更争道当其前。
舟师欹倾落胆过,石孽水祸吁难全。
山川丘陵皆地险,惟此险绝馀难肩。
东坡笔端喙三尺,愿与作赋评嘲喧。
云非此石峡更怒,臼头忽作倾城妍。
我从巫山飞一棹,欢喜偶脱蛟龙涎。
是非信否未暇诘,且上高斋清昼眠。

滟滪堆

滟滪堆,是位于四川奉节县瞿塘峡口的一块巨石。它的形状奇特,仿佛是一块被凿刻出来的东西,因此得名”滟滪堆”。这块巨石的存在,使得瞿塘峡口成为了一个危险的地段,船只常常在这里发生事故。然而,这块巨石的存在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乐趣。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从巫山飞棹经过滟滪堆的情景,表达了对这块巨石的欣赏之情。

译文:

滟滪之石谁劖镌,恶骇天下形眇然。

客行五月潦始涨,但见匹马浮黄湍。

时时吐沫作濆淖,灂灂有声如粥煎。

蜀江西来已无路,凿山作浍方成川。

瞿唐之口狭如带,乃欲纳此江漫漫。

奔流下赴故偪仄,汝更争道当其前。

舟师欹倾落胆过,石孽水祸吁难全。

山川丘陵皆地险,惟此险绝馀难肩。

东坡笔端喙三尺,愿与作赋评嘲喧。

云非此石峡更怒,臼头忽作倾城妍。

我从巫山飞一棹,欢喜偶脱蛟龙涎。

是非信否未暇诘,且上高斋清昼眠。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滟滪堆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滟滪堆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滟滪堆,是位于四川奉节县瞿塘峡口的一块巨石。它的形状奇特,仿佛是一块被凿刻出来的东西,因此得名”滟滪堆”。”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视角,感受到了滟滪堆的独特魅力。

颔联“客行五月潦始涨,但见匹马浮黄湍。”描绘了夏至时节,洪水开始上涨时的景象。诗人独自骑马经过滟滪堆,看到河水汹涌澎湃,如同一匹骏马在黄浊的湍流中穿梭。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滟滪堆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激动情绪。

颈联“时时吐沫作濆淖,灂灂有声如粥煎。”则是对滟滪堆表面特征的具体描绘。诗人发现,每当汛期来临,滟滪堆的表面就会冒出泡沫,发出轰鸣的声音,仿佛是一锅煮沸的粥在沸腾。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对滟滪堆的描述,使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尾联“山川丘陵皆地险,惟此险绝馀难肩。”则是对整个三峡地区的地理特点进行了概括。诗人指出,整个三峡地区地势险要,而唯独滟滪堆的险峻程度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山峰。这两句强调了滟滪堆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东坡笔端喙三尺,愿与作赋评嘲喧。”则是诗人自谦的说法。他认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在面对如此壮丽的风景时,还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也表达了他对滟滪堆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通过对滟滪堆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得整首诗更具文学价值和审美感召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