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船帆饱如张弓,倏忽世界寒浺瀜。堪舆无垠日夜泛,浩浩元气蓬蓬风。
湖光日色不可辨,但见水精火齐合集成虚空。波臣川后敬爱客,约束秘怪驱鱼龙。
大千总作大圆镜,光中飞度迷西东。苍茫一身无四壁,八方上下惟孤篷。
毛仙出迎笑相问,何乃自苦荒寒中。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称寓公。
犹嫌尘土碍人眼,兹游胜绝馀难同。九衢车马恍昨梦,付与一笑随飞鸿。

东山渡湖

东山的渡船在湖中航行,帆饱如张弓,瞬间世界变得寒冷。堪舆无垠日夜泛,浩浩元气蓬蓬风。

湖光日色不可辨,但见水精火齐合集成虚空。波臣川后敬爱客,约束秘怪驱鱼龙。

大千总作大圆镜,光中飞度迷西东。苍茫一身无四壁,八方上下惟孤篷。

毛仙出迎笑相问,何乃自苦荒寒中。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称寓公。

犹嫌尘土碍人眼,兹游胜绝馀难同。九衢车马恍昨梦,付与一笑随飞鸿。

注释:
东山:指东山的渡口。
渡船:指从东山渡过湖泊的船。帆饱:帆鼓起,像张开的弓。倏忽:瞬间。浺瀜(yín):形容湖面平静。堪舆:古代的一种占卜术。无垠:无边无际。日夜泛:白天黑夜都在湖上航行。浩浩:形容湖面宽广。元气:指天地间的灵气。蓬蓬:形容波浪起伏的样子。水精火齐:水中的水晶和火焰。合集成虚空:融合成虚空。波臣川后:指南北两岸。敬爱客:尊敬并爱护客人。约束:管理。秘怪:秘密的法术。驱鱼龙:驱使鱼龙。大千:指宇宙空间。总做:总是像。大圆镜:巨大的圆形镜子。光中:在光中。飞度:快速飞行。苍茫:辽阔、空旷。一身:指自己的身体。四壁:四面墙。孤篷:孤单的船篷。毛仙:神话中的仙人。出迎:出来迎接。笑相问:笑着询问。何乃:为何。自苦:自己感到苦闷。荒寒中:在荒凉、寒冷的地方。盖头:指头盖骨。片瓦:片瓦片。寓公:寄居在京城的官员。犹嫌:仍然觉得。尘土:尘埃。兹游:这次旅行。胜绝:胜过其他地方。馀难同:其余的人难以与之相比。今昔:昨天。九衢:大街小巷。车马:车马行人。恍昨梦:好像以前的事情一样。付与:交给、托付。一笑:轻松一笑。随云烟:随风飘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山渡湖时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这次旅行的独特体验和感慨。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神秘色彩,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绘渡船在湖中航行时的情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广阔的湖面上。他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将帆饱、瞬息万变的世界、堪舆无垠、浩浩元气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同时,他还通过对水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人通过描述湖光日色、水精火齐、波臣川后等元素,进一步展现了湖面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他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湖面比作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光中飞度的形象化为一种哲学思考的象征。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描述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诗人通过对毛仙、舟行、孤篷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人生的旅程就像一次旅行,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而这次旅行则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让他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深深的思考。这种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诗的最后一句“兹游胜绝馀难同”,既是对这次旅行的美好回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期许。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