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
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
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
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箩耀日雪生光。
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新香。
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
春耕有种夏有粮,接到明年秋刈熟。
邻叟来观还叹嗟,贫人一饱不可赊。
官租私债纷如麻,有米冬舂能几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冬舂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腊中储蓄百事利: 腊月是农闲时节,此时进行储备可以为来年做准备。这里的“腊中”指的是农历十月。
- 第一先舂年计米: 在众多事务中,首先需要完成的是粮食的储存,因为这是基本的生活需求。
- 群呼步碓满门庭: 村里的人们一起劳作,满院子都是捣米的声响。步碓是一种古老的石制捣米工具,用于将谷物破碎成米粒。
- 运杵成风雷动地: 随着杵的运动,空气震动,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形象地描绘了杵击谷物的场景。
- 筛匀箕健无粞糠: 谷物经过筛选后变得非常均匀,没有粗糠,这反映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 百斛只费三日忙: 即使有一百斛谷物,三天的忙碌也足够使用了。这里的“斛”是一个容量单位,表示一斛大约为十斗。
- 齐头圆洁箭子长: 谷物的形状整齐一致,颗粒饱满,长度也很长,说明种植得当。
- 隔箩耀日雪生光: 谷物放在竹箩里,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如同覆盖一层白雪。
- 土仓瓦龛分盖藏: 土窖和瓦制的储藏容器被用来保存谷物,它们能够防止谷物受潮或被虫蛀。
- 不蠹不腐常新香: 这些储藏工具能够保持谷物的新鲜,使其不变质,散发出香气。
- 去年薄收饭不足: 上一年的收成很薄,导致饭食不足。
- 今年顿顿炊白玉: 今年的情况有所好转,可以每天吃上白米饭。这里用“白玉”来形容米饭的细腻和纯净。
- 春耕有种夏有粮: 通过春耕播种,到了夏天就能收获粮食。
- 接到明年秋刈熟: 等到秋季收割时,粮食就会成熟,意味着有了充足的食物储备。
- 邻叟来观还叹嗟: 村里的老人看到这一幕,感叹不已。
- 贫人一饱不可赊: 对于贫穷的人来说,能够吃饱一顿饭已经是很难得了,不能期望赊欠。
- 官租私债纷如麻: 官府的租税和私人的债务像乱麻一样复杂。
- 有米冬舂能几家: 即使有足够的粮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份恩惠,因为还有官府的租税和私人的债务需要支付。
这首诗反映了农村在冬春季节的繁忙景象,以及农民为了生存所付出的努力和面临的困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农村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