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古理鸣琴,声声动金玉。
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

鸣琴

思古理鸣琴,声声动金玉。

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

注释:

鸣琴:比喻音乐美妙动听,如同鸣叫的琴声。

思古理鸣琴:思考古代如何弹奏好琴。

声声动金玉:琴声如同金色的玉一样,清脆悦耳。

何以报昔人:用什么来回报过去的人们?

传此尧舜曲:将这美好的琴声传承给尧舜时期的人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音乐的怀念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鸣琴”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琴声悠扬、优美动人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优雅的乐音之中。诗中的“思古理鸣琴”,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音乐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对琴艺精湛的古人的敬仰之心。

诗人用“声声动金玉”来形容琴声之美妙,如同金色的玉石一样,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这一比喻,既突出了琴声的高贵与典雅,又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则是诗人对于古代音乐传承的思考。他认为应该将这种美好的琴声传承下去,让它继续为后世的人们所欣赏。这里的“尧舜曲”指的是古代尧舜时期的优美旋律,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先贤们无尽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古代音乐的魅力,又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通过这首短小精悍的作品,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