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何处来,先此高高台。
兰丛国香起,桂枝天籁回。
飘飘度清汉,浮云安在哉。
万古郁结心,一旦为君开。
有客慰所思,临风久徘徊。
神若游华胥,身疑立天台。
极渴饮沆瀣,大暑执琼瑰。
旷如携松丘,腾上烟霞游。
熙如揖庄老,语人逍遥道。
朱弦鼓其薰,可以解吾民。
沧浪比其清,可以濯吾缨。
愿此阳春时,勿使飘暴生。
千灵无结愠,万卉不摧荣。
庶几宋玉赋,聊广楚王情。
【注释】:
清风谣:一首咏物诗。
清风:这里指清凉的风,也比喻清高的节操。
何处来:从哪里来到。
先此:在这里。
高高台:高大的建筑或高地。
兰丛:兰花丛生。
国香:国中的香气。
桂枝:一种树木名。
天籁:天然的乐声。
飘度清汉:飞渡天河。
浮云:浮云。
万古:千年万代。
郁结心:使内心充满忧愁。
一旦:一天,一时。
为君开:为你打开心扉。
有客慰所思:有了客人来安慰我。
神游华胥:精神遨游到理想的乐园——华胥国。《列子·周穆王》:“周穆王乘八骏之马,驾赤骊白驳,四匹以行,日三千里,宿于华阳之下,梦为神人,不食五谷,故名华胥。”
身疑立天台:身体仿佛站在天空中。
沆瀣(hàng xè):北方的甘甜露水。《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驰道,修且广,自雍豳(bà)至寿春七十里有封;一泽,名曰长原,方五百里;旁平地,丰草靡积;东有济上丛林,西有太岳、少室之郊。隐于其内者,有二神焉,名曰太帝少司命,秋神蓐收,皆居之。”
沧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湿,相濡以沫。于是乎,鸱得腐鼠,燕得腐虫……”
朱弦鼓薰:《列子·汤问》:“宋元君将饰朝,招摇氏之工有遇人之几死者,曰:‘非能造作,愿借一生,三年而归’。三年而归,人面无光,遂以为辱,弃之河上。”
沧浪比其清,可以濯吾缨《庄子·外物》:“回闻道在藻点,退藏于密。是进则显,隐则彰。保身之全,乃反其真。”
阳春时:春天。
千灵:众神灵。
结愠:使愤怒。
万卉:各种花草。
庶几:希望如此。
宋玉赋:宋玉的《九辩》。
聊广楚王情:聊以抒发楚王的感情。
【赏析】:
这首七绝写清风之高洁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全诗语言清新明丽,富有韵味,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