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固为辱,天子动宸襟。
乃命公与仆,联使御外侵。
历历革前弊,拳拳扫妖祲。
二十四万兵,抚之若青衿。
惟以人占天,不问昴与参。
相彼形胜地,指掌而蹄涔。
复我横山疆,限尔长河浔。
此得喉可扼,彼宜肉就椹。
上前同定策,奸谋俄献琛。
枭巢不忍覆,异日生凶禽。
仆已白发翁,量力欲投簪。
公方青春期,抱道当作霖。
四夷气须夺,百代病可针。
河湟议始行,汉唐功必寻。
复令千载下,景仰如高岑。
因赋阅古篇,为公廊庙箴。
【注释】
①阅古堂:清代汪辉祖所建的书斋,后改为书院,藏书甚富。
②中原:指中原地区。辱:受屈辱。
③天子:皇帝,天子即皇帝。
④乃命:于是命令。
⑤公与仆:你(指汪辉祖)和我。
⑥联使:联合使者。御外侵:抵御外侮的侵略。
⑦历历:清楚。前弊:以前的弊端。拳拳:恳切。扫妖祲:扫除妖气和妖气造成的灾害。
⑧二十四万兵:指清军。抚之若青衿:安抚百姓,就像对待有学问的人一样。青衿,读书人。
⑨惟以:只以为。人占天:人的吉凶由天来决定。
⑩昴与参:星座名。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可以决定人间的吉凶祸福。
⑪形胜地:地势优越的地区。指关中一带。蹄涔:水塘小溪,形容地势低洼的地方。
⑫复我横山疆:恢复我们广阔的土地疆域。
⑬尔长河浔:你的黄河在何处流淌?浔,水流急而深的样子,此处借指河源。
⑭此得喉可扼:如果这里能够扼住咽喉就足以制敌。喉咙,比喻要害或重要之地。
⑮彼宜肉就椹:他就应该像肉被切成肉饼那样任人宰割。比喻敌人已经处于劣势,无力再战。
⑯上前同定策:指朝廷上共同策划国计民生的策略。
⑰奸谋:不正当的计谋。俄献琛,突然向朝廷献宝。
⑱枭巢不忍覆:鸟巢里的雏鸟不忍心去毁坏它。比喻对敌人的残酷镇压。
⑲异日生凶禽:将来一定会生出更多的恶禽。
⑳仆已白发翁:我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㉑公方青春:您正值青春年华。
㉒抱道当作霖:抱着道德准则应该像下雨一样滋润人心。
㉓四夷气须夺:四方少数民族的气势必须受到抑制。
㉔百代病可针:千百代的疾病都可以用针刺疗法治疗。
㉕河湟议始行:关于河湟地区的议论才开始实施。河湟,指今青海省东部及新疆南部地区。
㉖汉唐功必寻:汉朝、唐朝的功绩必定能够找到。
㉗景仰如高岑:人们景仰如同高山和峻岭一样崇高的品德。
㉘因赋阅古篇:于是创作了《阅古堂诗》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汪辉祖所作的一篇赠序。汪辉祖字季玉,湖南湘阴人,是清代的一位名臣。他曾主持过河湟地区的屯垦和水利工作,并曾上书主张收复河湟地区。所以这首赠序是一首赞美友人功德的诗篇。
首联写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无奈。“辱”,指受屈辱,这里指国家受欺凌。“动宸襟”,意为皇帝惊动了帝王的龙颜,表示皇帝十分重视这件事。
颔联写为了国家安定,朝廷下令联合使者抵御外侮,并要求各地官员认真处理百姓疾苦的问题。
颈联写为了彻底解决国家问题需要采取坚决措施。这两句是说清除了国家的弊端,就能招来人才治理好国家。同时,又把百姓当成有学识的人加以抚慰。
尾联写希望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并且要记住朝廷的恩德。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意思是说国家要想强大起来就要消灭敌人的邪恶势力;国家要想强大起来就要制定好策略;国家要想强大起来就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并且要记住朝廷的恩德。这就是说国家要强大起来就必须消除敌人的邪恶势力,制定好策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并且要永远记着朝廷的恩德,这是对国家治理的最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