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金田欢且哗,始因民俗好纷奢。
管弦齐奏喧闻野,莺燕高飞不在花。
雕槛凭时见城郭,回廊行处有烟霞。
方塘灵石从来信,不独当年太守夸。
《和阎寺丞海云寺》是宋代文学家范镇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春日金田的欢声笑语和民俗的纷奢景象。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之美和社会的繁荣之象。以下将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 诗人简介: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任翰林学士。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猎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诗句原文及翻译:
- 春日金田欢且哗,始因民俗好纷奢。(春日金田欢声笑语,因为民俗喜欢繁复奢华)
- 管弦齐奏喧闻野,莺燕高飞不在花。(音乐与管弦齐奏在田野上回响,而燕子莺鸟则高飞远离了盛开的花朵)
- 雕槛凭时见城郭,回廊行处有烟霞。(雕刻精美的栏杆时不时映入眼帘,回廊行走之处总有如烟似霞的景象)
- 方塘灵石从来信,不独当年太守夸。(池塘旁的灵石时而显现,并不只是当年的太守所夸耀)
- 关键词注释:
- 春日:指春天的时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 金田:形容田野广阔、土地肥沃,也常用来形容丰收的景象。
- 民俗:民间风俗习惯,指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 纷奢:繁复奢华,形容人们生活富裕、追求奢侈。
- 管弦齐奏:古代乐器管乐器与弦乐器同时演奏,形容音乐的和谐美好。
- 莺燕:即黄莺和燕子,是春天常见的鸟类,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雕槛:精美的栏杆,常用来装饰建筑,增加美感。
- 烟霞:云雾缭绕的山间美景,常用来形容自然风光的壮丽。
- 方塘:圆形的池塘,常用来形容清澈见底的湖泊。
- 灵石:指形状奇特、富有灵气的石头,常用来形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 太守:古代官职名,指地方行政长官,此处指曾经的太守。
- 诗句赏析:
- 这首诗以“春日”开头,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背景。接着四句分别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既有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生活的描述。
- “管弦齐奏喧闻野”一句,运用了音乐这一元素,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田野上的热闹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范镇的《和阎寺丞海云寺》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诗歌,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和社会风貌,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