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请西台鬓已班,便乘骢马出齐山。
举头桑梓休怀土,信脚伊嵩胜抱关。
憔悴精神宜早退,太平官职自多闲。
三公天下称人杰,名迹何堪比数间。
和黄康侯推官二首
范纯仁,宋代诗人,其作品《和黄康侯推官二首》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历史感著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得请西台鬓已班
- “得请西台”:指的是得到朝廷的任命或许可,通常与官员的身份地位有关。
- “鬓已班”:指发白如斑,形容年纪渐长,可能暗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便乘骢马出齐山
- “便乘骢马”:骢马是一种良马,骑上它表示出行或出发。
- “出齐山”:齐山可能是作者家乡的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如官场。
- 举头桑梓休怀土
- “举头桑梓”:桑梓是故乡的意思,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和怀念。
- “休怀土”:不要因为在外而忘记了自己的根和本源。
- 信脚伊嵩胜抱关
- “信脚”:随意漫步。
- “伊嵩胜抱关”:伊嵩可能是一个地名,关则是指关口或边界,这里比喻为守护、保护。
- 憔悴精神宜早退
- “憔悴”:形容人因疲惫或忧虑而显得面容憔悴。
- “宜”:应该,建议。
- “早退”:提前离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或危险。
- 太平官职自多闲
- “太平”:和平安宁。
- “官职自多闲”:官职虽然多,但并不需要像战时那样忙碌。
- 三公天下称人杰
- “三公”:古代最高三个官职,即太师、太保、太尉。
- “天下称人杰”:被天下人认为是杰出的人才。
- 名迹何堪比数间
- “名迹”:声名和事迹。
- “比数间”:相比其他人物之间的差异很小。这里可能意味着虽然有很高的声望和成就,但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仍显得普通。
范纯仁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他对于人生、权力、道德和历史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体现了他的谦逊、深思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使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他们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