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规模众所遵,屏除外饰贵全真。
盍簪既屡宜从简,为具虽疏不愧贫。
免事献酬修末节,都将诚实奉嘉宾。
岂唯同志欣相照,清约犹能化后人。
【注释】
1、和文太师:对文彦博的尊称。
2、贤者规模众所遵:有德之士,是众人遵循的标准。
3、屏除外饰贵全真:去除不必要的装饰,以保持纯朴自然。
4、盍簪(he zhen):古时男子成婚后用簪别于发,表示夫妇之约。这里指夫妻之间。屡:多次。
5、为具虽疏不愧贫;虽然简朴,但并不感到贫乏,因为自己心安理得。
6、免事献酬修末节:免去繁琐的礼仪和应酬,保持真诚的态度。
7、都将诚实奉嘉宾:都把诚心诚意地献给贵宾。
8、岂唯同志欣相照:不仅仅是同道中人互相欣赏。
9、清约犹能化后人:简朴的风尚,仍然能够影响后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友人文彦博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与祝愿。
第一联“贤者规模众所遵”,赞扬了文彦博作为贤者的风范,是众人所遵循的标准。
第二联“屏除外饰贵全真”,强调了文彦博去除不必要的装饰,保持纯朴自然的品质。
第三联“盍簪既屡宜从简”,“盍簪既屡”指的是夫妻之间经常用簪子固定头发。这里的“简”是简化的意思,意味着夫妻之间应该摒弃繁文缛节,保持简单自然的生活态度。而“不愧贫”则表达了即使生活简朴,但内心却充满满足感。
第四联“免事献酬修末节”进一步强调了简化礼仪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中,避免过多的献祭和应酬,保持真诚的态度。
第五联“都将诚实奉嘉宾”,这是对所有来宾的祝福,希望他们都能带着诚挚的心来到宴会,共同分享美好的时光。
第六联“岂唯同志欣相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文彦博的敬意,他不仅自己做到了真诚待人,还鼓励其他人也能做到同样的事情。
最后两句“清约犹能化后人”,这是对整个时代风气的期望。简朴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影响到个人,还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成为时代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