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名驱逐阻音尘,一别伊川十二春。
顾我衰残如槁木,羡公眉寿若灵椿。
寒梅乍吐香尤馥,白酒新篘味颇醇。
对景便思同一醉,都忘衰病在漳滨。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浮名驱逐阻音尘,一别伊川十二春。 - 这里的“浮名”指的是名利和名声,“伊川”可能指的是地名或一个特定的地点,而“十二春”则表示时间流逝。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逐感到厌倦,因为这种追逐使他与伊川相隔了十二个春秋(即十二年)。
顾我衰残如槁木,羡公眉寿若灵椿。 - “衰残”形容人的衰老,而“槁木”是指干枯的树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眉寿”则是长寿的意思,将“灵椿”比喻为长寿的象征,意味着羡慕张伯常的高寿。
寒梅乍吐香尤馥,白酒新篘味颇醇。 -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寒梅刚刚开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同时,也提到了新鲜的白酒,其味道醇厚。
对景便思同一醉,都忘衰病在漳滨。 - 面对美景时,诗人便产生了想要一同畅饮的愿望,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衰老和疾病。这里的“对景”可能指的是观赏景色或景物。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对比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浮名驱逐阻音尘,一别伊川十二春。”直接点明了诗人因追求名利而被迫远离家乡,与伊川相隔十二年。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也透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中,诗人自比为“衰残”,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辛酸。然而,紧接着的一句“羡公眉寿若灵椿”则转向赞赏他人之高寿,表现出诗人在困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饮酒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放松。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诗歌的意境,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最后一句“对景便思同一醉,都忘衰病在漳滨。”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面对美景时产生的共鸣感,以及对健康和快乐的向往,最终超越了现实的痛苦和困境。这种表现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其具有了更广泛的共鸣和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的欣赏。它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