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干千年老雪霜,不随群木四时芳。
冥冥黛色凝寒碧,冉冉云英末嫩黄。
仙桂一枝聊比德,幽兰九畹幸同香。
移文应怪归来晚,安石东山兴未忘。

【注释】

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和,写诗以应和对方。李方叔,即李师中,字师中。惠嵩山术煎松黄,是说李师中的术煎松黄,用松脂来煎制松树的黄皮(一种药材),用来治疗风寒湿痹等病。

术煎:即术煎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

直干千年老雪霜,不随群木四时芳:直干,形容松树挺拔高耸的样子。干,通“竿”,指松树的主干。千年老雪霜,意思是松树枝干挺拔高耸,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依然苍翠挺拔。不随群木四时芳,意思是松树不同于其他树木,它四季常青,从不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冥冥黛色凝寒碧,冉冉云英末嫩黄:冥冥,形容天色昏暗的样子。黛色,黑色的颜色。凝寒碧,形容天空的颜色是淡淡的蓝绿色。冉冉,轻轻地飘动的样子。云英末嫩黄,云彩在慢慢移动中,显得非常柔弱,颜色是淡黄色的。

仙桂一枝聊比德,幽兰九畹幸同香:仙桂,传说中的仙人所种的桂花。聊比德,稍微比较一下它们的品德。九畹,古时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顷,九畹就是六十顷,约合今天三十亩左右。幽兰,香气浓郁的兰花。幸同香,有幸与它们共享香气。

移文应怪归来晚,安石东山兴未忘:移文,指将诗稿交给人抄写的行动。应怪,应该感到奇怪。安石东山,指晋代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的行为。兴未忘,陶渊明辞官归隐后仍不忘官场生活,他曾经写过一篇《归去来兮辞》,抒发了回归自然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李师中之诗。李师中曾向苏轼索求《松风阁》诗作一幅,并请他赋一首和诗以应和。苏轼写了这组《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共五首,其中第二、三、四首都是和韵之作。

第一首开头两句点题。“直干千年老雪霜”,写松树的主干挺拔高大,经冬不凋,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依然苍翠挺拔。“不随群木四时芳”,这句的意思是说,松树虽然四季常青,但是不像其他树木那样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始终保持苍翠挺拔的姿态。这一句是说松树的品格。接着“冥冥黛色凝寒碧”一句,描写松枝苍翠的颜色。“凝寒碧”是说天色的颜色像是淡淡的蓝绿色。“冉冉云英末嫩黄”一句,描写云彩在慢慢移动中,显得非常柔弱,颜色是淡黄色的。这一句是说云彩的形态。“仙桂一枝聊比德”,“聊”字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尊敬之情;“仙桂”比喻友人的才学,“九畹幸同香”则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把友人的才学比作仙桂,把与友人共同品味诗文的快乐比作闻到了仙桂的香味。

第二首写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前两句“直干千年老雪霜”写松树的主干挺拔高大,经冬不凋;“不随群木四时芳”写松树四季常青,但并不随其他树木改变颜色。后两句“冥冥黛色凝寒碧”写松树枝叶颜色苍翠;“冉冉云英末嫩黄”写云彩在慢慢移动中,颜色是淡黄色的。这两句是说松树的品格。“仙桂一枝聊比德”,诗人认为好友的才华像仙桂一样高贵;“幽兰九畹幸同香”,诗人认为好友的才学如幽兰一样清香,二者可以共享。

第三首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品格和风采。前两句“直干千年老雪霜”,写松树的主干高大挺拔;“不随群木四时芳”,写松树四季常青。后两句“冥冥黛色凝寒碧”,“冉冉云英末嫩黄”,分别描写了松树枝叶颜色苍翠;云彩在慢慢移动中,颜色是淡黄色的。这两句是说松树的品格。后两句“仙桂一枝聊比德”,“幽兰九畹幸同香”,诗人认为好友的才学像仙桂一样高贵;好友的才学如幽兰一样清香,二者可以共享。

第四首继续描绘了友人的品格和风采. 前两句“直干千年老雪霜”,写松树的主干高大挺拔;“不随群木四时芳”,写松树四季常青。后两句“冥冥黛色凝寒碧”,“冉冉云英末嫩黄”,分别描写了松树枝叶颜色苍翠;云彩在慢慢移动中,颜色是淡黄色的。这两句是说松树的品格。后两句“仙桂一枝聊比德”,“幽兰九畹幸同香”,诗人认为好友的才学像仙桂一样高贵;好友的才学如幽兰一样清香,二者可以共享。

这首诗是酬答好友李师中之诗,全篇都围绕着松树展开,从它的外貌特征到内在品格,最后写到二人的关系,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诗人善于通过对比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观点,既表现出对李师中才能的高度评价,又表现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