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知感义海边州,未效精衷已白头。
苑囿清阴无限好,栖身容借一枝不。
【注释】
①义海边州:即义门,在今浙江义乌县。②效精衷:尽忠效力。③苑囿(yuànyòu):园林,这里指朝廷的园林。④栖身:栖息,比喻隐居。⑤不:助词,无义。⑥“苑圃”句:意思是说:在清幽的苑中,我愿做那一枝不引人注目的花,而不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⑦“何妨”句:意思是说:你何必担心我呢!⑧杜牧《题禅院》:“山红野碧有僧家。”
【译文】
只知道感激君王对边州的重视和关怀,已到晚年却未能为国尽忠,白白地老去。
园林中的树木花草虽然清幽美好,但隐居山林是我最向往的生活方式,不必羡慕别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秋末。时诗人正闲居润州延陵寺(今江苏丹阳市延陵镇),与友人相唱和。此诗首写诗人感怀朝廷恩遇,自叹不能报效;次写自己虽未出仕,但对官场生活并不厌恶;末写自己愿意退隐山林,过一种清闲恬淡的生活。全诗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也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徒知感义海边州,未效精衷已白头。”这二句说自己只知道感恩戴德,但到了晚年却不能尽忠报效,白白地老了,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徒”是白白的意思,“已”是已经的意思,“白头”是白发、老年的意思,这是说到了晚年还不能报答君王的恩情,所以感到惭愧和悲伤。
三、四两句:“苑囿清阴无限好,栖身容借一枝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园林中的树木花草清幽美丽,但我更向往隐居山林生活。”这里的“无限好”,是说园林中的树木花草非常美丽,而“容借一枝不”,则是说自己宁愿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而不是当官的人。
这首诗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怀,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它反映了诗人对于仕途和隐居的不同看法,同时也显示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追求自由生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