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床听雨卧,雨霁抱琴行。
古径荒苔合,秋渠坠叶平。
流年悲雁影,往事咽蛩声。
谁识玄都观,刘郎旧有名。

【注释】

藜床:指草席。刘禹锡晚年居在洛,有“藜床”诗,可见其家贫。见《刘宾客集》卷六。见寄二首:这是诗人写给陈教授的回信。次韵,即用原韵作答。陈教授是当时有名的学问大家。见《旧唐书·经籍志》。见《新唐书·儒学传》。

【译文】

坐在竹床上听雨声入睡,雨后抱着琴走出家门。

古道边长满野草,小渠里的水落下来,水面平静如镜。

岁月催人老,雁影渐行渐远;往事如梦,蛩声悲切。

谁认识我?我就是当年名扬天下的刘禹锡啊!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825年(唐穆宗长庆五年)。时值诗人流寓江陵,过着隐居生活。他与陈教授的书信往来,多以抒发感慨为主。此诗就是其一例。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雨中听雨入睡,雨停抱琴而行。“听雨”,既是实景,又是虚境,寓有深意:“听雨”而眠,表明诗人心境闲适,无欲无求;“抱琴而行”,又暗示了他对世俗纷争已不屑一顾、看破红尘的处世态度。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体味。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景色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荒苔合”形容道路两旁长满了杂草,无人行走,显得十分荒凉;“坠叶平”则形容水流冲刷后的河堤上没有树叶飘落,显得十分宁静。诗人用“合”字和“平”字来描绘景物,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五、六两句写诗人对时光易逝、往事难追的感慨。“流年”指流逝的时间;“悲雁影”比喻时间过得太快,让人感到无奈和悲伤;“咽蛩声”则比喻往事已经消逝,留下的只有凄凉的回忆和悲伤的心情。

七、八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与自我调侃。“谁识玄都观”中的“玄都”指的是道教的仙境,诗人自比为道士,以此表明自己并不追求名利、不慕荣华富贵。最后两句则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自己的身世,表达了自己虽然历经沧桑、功成名就,但仍然无法忘记过去、怀念故土的情感。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悠远,既有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也有对自己身世的反思,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