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尽顽云玉漏中,月华如水浸层空。
一轮圆缺常时见,万里阴晴此夜同。
突兀楼台犹昔日,高低禾黍自秋风。
转蓬地远归心折,尚想霓裳舞旧宫。
诗句释义
1 卷尽顽云玉漏中,月华如水浸层空。
- “卷尽”形容月亮将乌云全部赶走,留下一片明亮的天空。
- “玉漏”指计时的铜壶滴漏,这里用来形容时间在夜晚静谧中流逝。
- “月华如水”描绘了月光如水般洒落,清澈明亮。
- “浸层空”意味着月光穿透整个空间,显得十分深邃和广阔。
- 一轮圆缺常时见,万里阴晴此夜同。
- “一轮圆缺”指的是月亮的圆形与缺损形态,反映了自然界的无常。
- “常时见”说明无论月亮是圆还是缺,都经常出现在夜空中。
- “万里阴晴”指无论多远的距离或天气状况,都能见到月亮的变化。
- “此夜同”强调在相同的夜晚,无论是晴朗还是多云,都能欣赏到月亮的美丽。
- 突兀楼台犹昔日,高低禾黍自秋风。
- “突兀楼台”形容古代高耸的建筑在夜色中依然挺拔。
- “犹昔日”表达了对这些历史建筑的怀古之情,即使历经沧桑。
- “高低禾黍”通过对比稻谷与高粱的高低起伏,形象地描绘了田野的景色。
- “自秋风”意味着这些自然景物随着秋风而变换,生动展现了季节变化。
- 转蓬地远归心折,尚想霓裳舞旧宫。
- “转蓬”比喻随风飘荡、四处漂泊的人。
- “地远归心折”表达了虽然身在他乡,但心中始终向往故乡的情感。
- “尚想霓裳舞旧宫”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音乐和舞蹈中寻找慰藉的愿望。
译文
八月十五夜,明月当空照,皎洁月光洒满大地。不论白天黑夜,总能见到月亮的完整与残缺,无论远近都可以看见。古代建筑依旧矗立,稻田中的稻穗随风摇摆,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虽身处异地,但心向远方,怀念家乡。想象曾经的音乐与舞蹈,让人心醉神迷,宛如回到了那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八月十五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卷尽顽云玉漏中”,“月华如水浸层空”,“突兀楼台犹昔日”,以及“转蓬地远归心折”,都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