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过竹院听华严,结愿清香发旧奁。
灏气半空浮桂魄,凉风三径拂松髯。
酒阑野兴归长笛,吟罢秋声落短檐。
终日昏昏真醉梦,几时游屐更苔黏。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及译文:
- 闲过竹院听华严,结愿清香发旧奁。
- 注释:在竹院中闲走,聆听《华严经》的诵经声。
- 译文:在竹院中悠闲地行走,聆听着佛经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敬意和虔诚。
- 灏气半空浮桂魄,凉风三径拂松髯。
- 注释:空中的云彩如同明亮的月亮,清凉的风轻轻地吹拂着松树的枝叶。
- 译文:天空中的云彩如同明亮的月色,清风吹拂着松树的枝叶,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酒阑野兴归长笛,吟罢秋声落短檐。
- 注释:酒饮至尽,兴起之情驱使我拿起长笛吹奏;吟诗吟罢,秋天的声音仿佛落在屋檐之下。
- 译文:酒饮至尽,兴起之情驱使我拿起长笛吹奏;诗歌吟咏完毕,秋天的声音似乎落在屋檐下。
- 终日昏昏真醉梦,几时游屐更苔黏。
- 注释:整日沉浸在这种状态之中,感觉自己像是真的陷入了醉梦中,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踏上那片古老的石阶,让鞋底沾上一层薄薄的青苔?
- 译文:整天都沉醉在这种状态中,感觉自己真的像是进入了醉梦,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次踏上那片古老的石阶,让鞋子沾上一层青苔。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中秋游古竹院”为题,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开头两句“闲过竹院听华严,结愿清香发旧奁”,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漫步于竹院中,聆听着佛经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敬意和虔诚。这里的“华严”是指佛教经典之一,而“清香”则形容了佛经中散发出的宁静和安详的气息。
接下来的四句“灏气半空浮桂魄,凉风三径拂松髯”,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诗人用“灏气半空”来形容夜空中的云彩,用“桂魄”来形容月光明亮如月之魄。而“凉风三径”则形象地描绘了清风徐来的场景。这些自然景象给诗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感受。
最后两句“酒阑野兴归长笛,吟罢秋声落短檐”,则是诗人在饮酒之后,兴致勃勃地拿起长笛吹奏,然后又吟咏起诗歌来。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情趣,还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