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群动已憧憧,习静工夫自笑慵。
风月一襟霜两鬓,图书万卷酒千钟。
维摩示病元非病,李广难封不愿封。
世道隆污随所适,我知老子本犹龙。
“鸡鸣群动已憧憧,习静工夫自笑慵。”这句诗描绘了鸡叫声唤醒了整个村庄的景象,诗人感叹自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依然坚持自己的宁静,这种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风月一襟霜两鬓,图书万卷酒千钟。”则展现了诗人在书房中沉醉于风月之中,享受着书籍和美酒带来的无尽乐趣。这里的“风月”可能指的是文人雅士所追求的那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境界;而“图书万卷”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热爱。
最后两句“维摩示病元非病,李广难封不愿封。世道污隆随所适,我知老子本犹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诗人通过引用《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示病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并非因为身体有病才拒绝接受名誉和权力,而是更看重内心的自由和宁静。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虽然受到世人的误解和排挤,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认为自己就像一条游龙一样,不受世俗污染的影响。
俞德邻的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的感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名誉和权力看淡的处世哲学。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和思想境界,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也有着独特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