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念何事,方寸缠忧端。
忧端日澒洞,胡不思自安。
富贵等电露,变灭无留观。
百亩虽已隘,朝耕夕复还。
秋风穑宝实,十口无饥寒。
何为苦役役,而欲事所难。
所以沮溺徒,不受名利干。
行藏随用舍,千载师孔颜。
作劳有馀暇,柴门昼常关。
斗酒且自劳,此外无足叹。
【注释】
- 课仆诣田所:让仆人到田间去。
- 偶用渊明庚戌岁九月中:偶然使用陶渊明在庚戌年的农历九月中的诗句来表达。
- 方寸:指内心,心念。
- 澒盭(hóng lěi)日:形容心情烦闷、忧愁重重。
- 胡:何,为何。
- 思自安:想让自己安静下来。
- 等电露:像闪电一般迅速消散。
- 变灭无留观:变化消失,不留痕迹。
- 百亩:一百亩地(一顷为十亩)。
- 穑:收获。
- 十口:十个人口家庭。
- 苦役役:劳苦不堪,辛苦劳累。
- 沮溺:指古代的两位隐士,沮水边的人和溺水旁的人。
- 孔颜:孔子和颜回,都是古代贤人。
- 行藏随用舍:根据情况选择自己的行为和处世态度。
- 千载师孔颜:千百年来都成为孔子和颜回的典范。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隐居生活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对富贵荣华的不屑,对劳碌奔波的不满,对自然田园的向往。全诗以陶渊明的诗句“人生念何事,方寸缠忧端”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诗人以陶渊明的诗句作为开头,表明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陶渊明在诗中写道:“人生念何事,方寸缠忧端”,诗人以此作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诗人认为人生最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快乐,而隐居生活恰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富贵荣华的不屑。他写道:“富贵等电露,变灭无留观。”他认为富贵荣华就像闪电一样短暂,一旦消失就再也没有了。因此,诗人不愿意为了富贵而劳碌奔波,宁愿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劳碌奔波的不满。他写道:“何为苦役役,而欲事所难。”他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被各种琐事困扰,而这些琐事往往都是难以解决的。因此,诗人不愿意被这些琐事所累,宁愿过着清静的生活。
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田园的向往。他写道:“秋风穑宝实,十口无饥寒。”他认为秋天的田野里丰收的果实是最好的礼物,可以让一家人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此外,他还描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收获后的喜悦之情。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的向往。
整首诗以陶渊明的诗句作为开头,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富贵荣华的不屑、劳碌奔波的不满以及对自然田园的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言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道德品质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