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前白倚竹扶疏,梅似逋仙柳似苏。
待向山椒结茅屋,更添伟观占江湖。
【注释】
再题小西湖:重题(再次题写)小西湖。小西湖,指杭州西湖,作者曾两次游览此地,故有此题。小西湖在杭州西湖西北,是西湖的一处小景。
閤前:指湖中孤山。
白倚:指梅花盛开的景象。
竹扶疏:形容竹子茂盛。
逋仙:指宋代诗人林逋(逋翁),字君复,号和靖(一说号梦符),后人尊称“梅妻鹤子”。林逋爱梅花、鹤,终生不娶,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他写的梅花诗最为有名,如《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苏:苏轼,字子瞻(东坡)。
山椒:山的尖端,此处指南高峰。
结茅屋:在山峰上搭起茅草屋。
伟观:壮丽的风景。
江湖:这里泛指江湖景色,即大湖美景。
【赏析】
此诗首联点明题意,写孤屿前竹林茂密,春来满地白花,与梅花争奇;孤屿后柳条披拂,春来满湖绿荫,与垂柳斗艳。两联对仗工整,以竹、梅、竹、梅分别描写了两个孤屿,一南一北,遥相呼应。颔联写诗人欲在山上建屋居住,将孤屿美景纳入眼中,与大湖景色相得益彰。颈联由眼前写到远处,写孤屿上建小屋,使孤屿更显得壮观,更能体现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要像林逋一样隐居在孤屿上,过着与世无争的清高生活的愿望。
全诗通过对孤屿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孤屿美景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诗人要像林逋一样隐居在孤屿上,过上清高闲适的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