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临风玉树前,听诗长爱思飘然。
肯来重结鸥盟否,新有湖亭八九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此诗为作者在小西湖所建湖亭前所作,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自问自答。“记得临风玉树前”,回忆往事,诗人回忆起在玉树亭前听诗的情景:那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事情啊!“肯来重结鸥盟否”,诗人又想到自己是否还会像过去一样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结鸥盟。“新有湖亭八九椽”,“新”字表明是最近新建的湖亭,“八九椽”指楼中房舍的数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最后两句“肯来重结鸥盟否?新有湖亭八九椽”,诗人以设问形式,表达了自己渴望再次结交朋友的愿望。“肯来”即“愿意来”,表现了诗人的期盼之情;“鸥盟”指的是鸥鸟相约而游的友谊,“肯来重结鸥盟否”一句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流露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答案】

译文

还记得当年我在玉树亭前,聆听诗篇总是心旷神怡。如今你我能否再度携手畅饮,共叙旧情呢?新的湖上亭台已筑成八九间,我多么希望我们能再聚首。

赏析

全句意为:还记得当年我在玉树亭前,聆听诗篇总是心旷神怡。如今你我能否再度携手畅饮,共叙旧情呢?新的湖上亭台已筑成八九间,我多么希望我们能再聚首。

首句写景:“记得临风玉树前”,“玉树”即玉树亭。玉树亭,位于西湖西北岸孤山南麓,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40—946)。因地处玉峰之下而得名“玉树”。玉树亭原为一座两层建筑,下层供人行走,上层是观景之所,亭中有石桌、石凳。亭外种有两棵古柏树,相传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植,故又称“苏公柏”。亭旁有一株银杏树,相传也是苏东坡手植,故又名“苏公银杏”。

此联首句起笔写景,点明地点,交代时间,渲染气氛。“记得”二字,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临风玉树前”,既写出了玉树亭的位置,又烘托出当时诗人欣赏美景的心情。“听诗”二字,不仅交代了诗人当时的心境,还表明了此诗内容的主题。

次句抒情:“长爱思飘然”,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长爱”二字,表明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程度之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思飘然”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的愉悦神态。

第三句发问:“肯来重结鸥盟否?”诗人在美好的回忆中发出了自己的疑问。这句诗既是诗人对过去的思念与追忆,又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诗人通过这一设问,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总结:“新有湖亭八九椽”,“新”字表明了这是最近新建的湖亭,而“八九椽”则说明了楼中小房间的数量。这两句诗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也寄托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全诗通过对玉树亭美景的回忆与展望,以及对友情的珍惜与向往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期待。同时,此诗在情感表达上也十分真挚而感人,让人读后不禁产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