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禽巧作百种音,一禽却学百种禽。
晴风暖日意自乐,圆吭变换皆清吟。
多能不如止一得,多言不如止一默。
一朝闭口不敢声,莫有谗人在君侧。
【注释】:
禽言十咏不如归去——诗题是《禽言》,作者在这首诗中,借写百鸟的鸣唱,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百禽巧作百种音——比喻人的才能多,各有各的特点。
一禽却学百种禽——比喻一个人只能模仿一种鸟叫,不能像百鸟那样各显其能。
晴风暖日意自乐,圆吭变换皆清吟——指百鸟齐鸣时,各自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多能不如止一得,多言不如止一默——比喻人要善于抓住重点,不要什么都讲出来。
一朝闭口不敢声,莫有谗人在君侧——指自己处于危险之时,不得不暂时沉默不语。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五言古诗。首句点题,以禽之能言喻人之能言;中间四句写禽之能歌,而人不能比;末两句写人之能静,但为谗人所害,不能直言。全诗寓含哲理,富有警世意味。
“百禽巧作百种音”一句,从侧面写出百鸟之多,各具特色。
“一禽却学百种禽。”这里说百鸟虽然各有所长,但都只学一种鸟的鸣叫。这一比喻,既形象地写出了百鸟虽多,但各有专长,各守本分,各尽所能,又暗示出后文的主旨。
“晴风暖日意自乐”一句,描写百鸟齐鸣时,各自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既写出百鸟齐鸣的盛况,又写出百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情景。
“多能不如止一得”一句,是此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认为,百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有所长。人也应该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如果什么都学,什么也不会,那就不如只学一样,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这样才更有意义。这是对人的一种期望和要求。
“多言不如止一默”一句,也是此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认为,人应该少说话,多做事,少发议论,多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这是对人的一种期望和要求。
“一朝闭口不敢声”一句,是此诗的结尾。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担忧,他担心自己的处境,担心有人陷害自己,因此不敢多言多语。这也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百鸟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的期望和要求,即人应该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少说话,多做事。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