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男子志,当在壮年时。
民社非轻畀,才猷且小施。
附庸今列邑,大国古称随。
莫谓朝廷远,行看召驿驰。

解析与赏析: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
  • 诗句内容描述的是送别一个名叫“刘似之”的枣阳军使,并且他还兼有枣阳县的行政职责。这里的“枣阳军使”可能指的是一位地方军事长官,同时兼任地方官员;而“枣阳令”则是指该县的地方长官。
  1. 四方男子志,当在壮年时。:
  • 这里表达了对于有志之人应当在青年时期就展露才华的观点。”四方男子”泛指全国各地的男性,而“志”指的是抱负或愿望。这句诗鼓励年轻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并应在年轻的时候开始追求和实践这些志向。
  1. 民社非轻畀,才猷且小施。:
  • “民社”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国家或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轻畀”意味着轻视或不重视。“才猷”则指才能与谋略。这句诗强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领导者或公民,不应轻忽地对待民众和社会的责任。即使是微小的贡献,也应认真对待。
  1. 附庸今列邑,大国古称随。:
  • “附庸”通常指的是附属国或较小的地区。“列邑”可能指的是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小型城市或县城。通过使用古代的例子(”大国古称随”),诗人可能在提醒或比较现代的行政单位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连续性。
  1. 莫谓朝廷远,行看召驿驰。:
  • 这是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紧迫感和期待感。“莫谓朝廷远”,意味着不要认为朝廷遥远难以到达。这反映了诗人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积极期待,希望事情能顺利进行。“行看召驿驰”中的“行看”表明作者对这一行动结果的乐观预期,即很快将能看到朝廷的行动迅速而有效地展开。

译文:

送别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
各地男子的志向,都应放在壮年的时期展现。
民众和社会的责任不可轻视,即使是小小的贡献也需要认真对待。
现在的附庸是过去的诸侯国,古代大国如随国。
不要以为朝廷遥远难以到达,很快将看到朝廷的召唤迅速而至。

此首诗通过具体的历史典故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传达出对于年轻一代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期望和鼓励,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