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樯乌远,何时到汉东。
官期应岁腊,客路尚秋风。
大楚风声混,三苗土壤通。
边头有新句,莫惜寄飞鸿。

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

去去樯乌远,何时到汉东。

官期应岁腊,客路尚秋风。

大楚风声混,三苗土壤通。

边头有新句,莫惜寄飞鸿。

注释:

  1. 樯:船头或船尾的桅杆。
  2. 大楚:指楚国。
  3. 三苗:古代的一个部落,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境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心情,表达了对友人刘似之的不舍之情。
    首句“去去樯乌远”,诗人以鸟的形象来表达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乌,即乌鸦,常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这里,诗人用“去去”来形容船只的远行,暗示着友人即将离开,而自己却无法跟随同行。
    “何时到汉东”,诗人询问友人何时能回到家乡或到达汉东(今湖北省东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汉东,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官期应岁腊,客路尚秋风”,诗人感叹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年底,而友人仍然在外漂泊,旅途中还遭遇了秋风。这里,诗人用“官期”和“客路”分别指代官职和旅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大楚风声混,三苗土壤通”,诗人描述了楚国的风声和三苗的土地,以此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大楚,指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强大国家。三苗,古代的一个部落,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境内。
    “边头有新句,莫惜寄飞鸿”,诗人鼓励友人在边塞之地留下自己的诗句,不要吝啬笔墨,就像飞鸿传书一样,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远方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