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仙霞岭,平原豁故关。
石穷千里径,云失万重山。
渐喜乡音似,遥知儿辈欢。
不缘怀里社,倦翼未须还。
这首诗是作者在出福建时所作,其四描述了诗人离开故乡的途中情景。
译文:
晚出仙霞岭,平原豁故关。
石穷千里径,云失万重山。
渐喜乡音似,遥知儿辈欢。
不缘怀里社,倦翼未须还。
注释:
- 晚出仙霞岭:傍晚时分离开仙霞岭。
- 平原豁故关:平原地带开阔,可以见到故关(即家乡)的景象。
- 石穷千里径:石头走到了千里之外。
- 云失万重山:云雾消散了万重大山。
- 渐喜乡音似:渐渐地开始喜欢听家乡的口音。
- 遥知儿辈欢:从远处可以知道孩子们正在快乐地玩耍。
- 不缘怀里社:不是因为抱着孩子而感到疲倦。
- 倦翼未须还:翅膀累了也不需要回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离开故乡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诗中“晚出仙霞岭”描绘了日落时分离开仙霞岭的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石穷千里径”和“云失万重山”则表现出道路的漫长和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坚韧和毅力;“渐喜乡音似,遥知儿辈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孩子们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