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陇州石鱼生地下,中有鳅鲫皆同化。又不见衡湘石鱼生山中,鱼身鳞鬣俱如画。
世间何独此石为鱼形,石蛇石蟹皆如生。虾蟆口吻酷肖似,螬蛴蠕动几能行。
悠悠荒怪不可考,吾意造物初无情。阴阳融结亦偶尔,俗智讵可窥杳冥。
叶君得此不足惜,君自川岳储英灵。来春禹浪忽变化,头角天上看峥嵘。
此时回首视此石,弃置殆与砂砾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石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句释义】:
- 君不见陇州石鱼生地下,中有鳅鲫皆同化。——君:这里指读者。陇州:今陕西省陇县一带。石鱼:一种石头做的鱼形饰物,传说中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地下:这里指的是地底下。鳅鲫(jī):两种鱼类,这里泛指各种小鱼。同化:即统一。
- 又不见衡湘石鱼生山中,鱼身鳞鬣俱如画。——衡湘:古代地名,位于湖南省。衡山在湖南,湘江流经此地。鱼身鳞鬣(lì)俱如画:鱼鳞和鱼鳍就像画画一样。
- 世间何独此石为鱼形,石蛇石蟹皆如生。——世间:这里指人间。石蛇、石蟹:指那些石头上长出类似蛇、蟹形状的东西。皆如生:都像真的一样。
- 虾蟆口吻酷肖似,螬蛴蠕动几能行。——虾蟆:蛤蟆。口吻:指蛤蟆的嘴巴。螬(cáo)蛴(qí):昆虫名,这里泛指虫子。几能行:几乎能走动了。
- 悠悠荒怪不可考,吾意造物初无情。——悠悠:漫长的样子。荒怪:奇异之物。考:考查。吾意:我的想法。造物:创造万物的神灵或自然。初无情:刚开始是没有感情的。
- 阴阳融结亦偶尔,俗智讵可窥杳冥。——阴阳融结:阴阳二气融合凝聚。偶尔:有时、有时候。俗智:普通人的智慧。讵(jù)可窥:怎么可以看得清、看得透呢。杳冥:深奥难测的境界。
- 叶君得此不足惜,君自川岳储英灵。——叶君:指叶公。叶公好龙:比喻假装看重其实并不看重的人。储英灵:积蓄着英雄的精神。
- 来春禹浪忽变化,头角天上看峥嵘。——禹浪:大禹治水的波浪。变化:变化形态。头角:指人的头和犄角,比喻才能出众的人。看峥嵘:形容才气横溢的样子。
- 此时回首视此石,弃置殆与砂砾并。——此时:现在这个时候。回首:回头看。视:看待。此石:指刚才说的石鱼。弃置:丢弃。殆:大概、差不多。与:和……一样。砂砾(lěi):沙子和碎石子。
【译文】:
我曾经见过陇州的石鱼,那是埋在地下的,里面藏着各种小鱼,它们都变成了石头的模样。我也曾经见过衡山的石鱼,那是生长在山中的,它们的鱼身和鱼鳞都好像画出来的一样美丽。
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只有这块石头变成了鱼的形状呢?还有石头上的蛇、螃蟹都活灵活现的好像真的一样。蛤蟆的嘴巴和蚯蚓的蠕动都让人感到惊讶,它们竟然也能动起来了。
这种奇妙的现象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我却不知道这是造物主开始创造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的,还是偶尔才有的呢?普通人的智慧怎么可能理解这种深奥难测的事情呢?
叶公得到了这样的奇石,他也不会觉得可惜,因为他本身就有像山岳一样的伟大精神。等到明年春天,大禹的水波就会忽然间变幻起来,那些石头鱼会展现出它们真正的面目,让那些才能出众的人看到他们的才华横溢。
现在我回过头来看这块石头,它已经被抛弃了,就好像那些普通的沙子和碎石子一样。
【赏析】:
《次石鱼》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散文诗。这篇文章以石鱼为主题,通过对石鱼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神奇现象的敬畏之情。文章通过对比石鱼与普通鱼儿的不同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借石鱼的变化,寓意着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要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散文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