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叶下剪梧桐,绿子青枝扫地空。
俗眼如何有青白,好风安得问雌雄。
物随尘境工荣悴,人触心兵战异同。
只可轻帆理归兴,暮云萧散大江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大雄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

  1. 大雄寺 - 这是诗的标题,暗示了这是一首描绘或赞颂某一特定寺院(大雄寺)的诗作。
  2. 琉璃叶下剪梧桐 - 这里用琉璃和叶子比喻寺院的装饰,用剪梧桐形象地描绘了寺院的华丽。
  3. 绿子青枝扫地空 - 描述寺院周围植被茂盛,环境清幽宁静。
  4. 俗眼如何有青白 - 表达了世俗之人难以欣赏寺院的美丽与庄严。
  5. 好风安得问雌雄 - 表达了对寺庙中自然景观如风、云等美景的喜爱与赞叹。
  6. 物随尘境工荣悴 - 指出世间万物都受尘世影响,表现出荣枯变化。
  7. 人触心兵战异同 - 描述了人们因为外界事物而产生心理变化,如同战争一般。
  8. 只可轻帆理归兴 - 表达只能借助轻快的帆船来抒发归乡的喜悦和期待。
  9. 暮云萧散大江东 - 描绘日暮时分,云雾飘散在大江之上的景色。

译文:

琉璃般的树叶在梧桐树下修剪,绿叶翠枝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庸俗的目光怎能欣赏到青白的颜色,好风吹拂着,我们如何能知道雌雄。
世间万物都随着尘世而变化,荣枯无常。
人们因外物而内心波涛汹涌,像战场一样。
只能借助轻快的帆船来抒发归乡的喜悦和期待。
黄昏时,云雾在东边大江上空飘散。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大雄寺的一次写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寺庙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世俗繁华的超然。诗中的”物随尘境工荣悴”和”人触心兵战异同”两句,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微妙联系,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