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绣满罗衣。
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
”`
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绣满罗衣。
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
译文:
在南边的小路上,东边的城门下,到处都是跳舞的孩子们,他们穿着用金银线绣成的美丽衣服。他们也知道如何珍惜春天的夜晚,因为当舞蹈落下时,月亮已经不愿意再回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人们在街头巷尾尽情舞蹈的场景,展现了宋代都市生活的繁华与热闹。诗中的“南陌东城”指的是元宵节的举办地,而“舞儿”则指那些正在跳舞的人们。诗人通过“画金刺绣满罗衣”这一细节描写,将舞者的华丽装扮和节日的氛围生动地展现出来。此外,“也知爱惜春游夜”一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而“舞落银蟾不肯归”则运用了“银蟾”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舞者舞蹈时逐渐西沉的景象,既增添了诗意又富有哲理意味。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与欢乐,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
注释:
- 南陌东城:指元宵节举办的城市街道。
- 舞儿:指正在跳舞的人。
- 画金刺绣:形容衣服上的装饰华丽且精美。
- 罗衣:一种轻薄柔软的衣服。
- 爱惜:珍惜。
- 春游夜:春天的夜晚。
- 银蟾:月亮的别称,这里指代明亮的月光。
- 不肯归:月亮不愿意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舞者、月亮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美丽。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