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已阑珊月气寒,舞儿往往夜深还。
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阶心弄影看。

【注释】

1.阑珊:灯已将尽未尽的样子。阑珊,亦作“残阑”。

2.气寒:月光清冷。

3.舞儿:舞女。

4.婆娑意:轻盈的舞姿。

5.阶心:台阶上。

【赏析】

这首《灯词》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写灯阑人静时舞女在月光下舞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舞女的怜惜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

首句“灯已阑珊月气寒”描绘了一幅深夜时分灯火将尽、月光清冷的画面。这里的“阑珊”既指灯火将尽,也暗含有人生暮年的意境(如杜甫“灯花千载照,阑珊一树梅”),同时,“阑珊”也是形容夜色渐深,时间流逝的意思。而“月气寒”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使得整句话充满了凄凉之感。

第二句“舞儿往往夜深还”,则是描写舞女们常常在深夜里舞蹈的情景。这里的“舞儿”指的是舞女,她们在月色之下翩翩起舞,显得格外动人,而“往往夜深还”则暗示了这个活动持续到深夜才结束,展现了一种持久而热闹的氛围。

第三句“只因不尽婆娑意”,则是诗人对于舞女们的舞蹈动作的描写。这里“婆娑”是舞女们轻盈的舞姿,而诗人之所以用“尽”、“因”等词语修饰,则是强调舞女们在舞蹈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如此丰富和深刻。

最后一句“更向阶心弄影看”,则是描写舞女们在舞蹈中的身影如何映在台阶上,形成了一种美丽的景象。这里的“更向阶心弄影看”不仅描绘了舞女们的动作细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场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深夜时分舞女的描绘和对于舞女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