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陇流水咽,上陇征人别。
秦树暗秋云,燕鸿隔春雪。
闪倏见胡骑,翩翩传汉节。
戍客起愁心,心与飞蓬折。

陇头

下陇流水咽,上陇征人别。

秦树暗秋云,燕鸿隔春雪。

闪倏见胡骑,翩翩传汉节。

戍客起愁心,心与飞蓬折。

【注释】

  1. 陇头:泛指山陇之间。
  2. 下陇:从山岭往下走,指从陇山下来。
  3. 流水咽:水流声如哽咽般低吟。
  4. 上陇:从山岭往上走,指从陇山走上。
  5. 秦树:指秦岭的树。
  6. 燕鸿:大雁(燕子)。
  7. 春雪:春天的雪花。
  8. 闪倏:形容迅速的样子。
  9. 胡骑:指北方的游牧民族骑兵。
  10. 汉节:汉朝的旗帜或旌节,这里指代汉族的旗帜。
  11. 戍客:驻守边疆的士兵。
  12. 愁心:忧愁的心情。
  13. 心与飞蓬折:比喻心情如同风中的芦苇,随风飘荡,无法控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边塞将士思乡之情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陇头的景象和边塞士兵的感受,表达了他们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首句“下陇流水咽,上陇征人别”描绘了从山岭下山到山上的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下行时的流水声仿佛是在呜咽,而上行时则要面对离别。这种对比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山岭间的行走感,也暗示了他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秦树暗秋云,燕鸿隔春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物和季节特征。秦树指的是秦岭上的树木,秋天的天空被云层遮蔽,冬天的雪覆盖了大地。这些自然景观既增添了诗作的意境,也反映了诗人身处边塞的孤独和寂寞。

“闪倏见胡骑,翩翩传汉节”两句描述了士兵们突然遇到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场景,以及他们手持汉旗的情形。这不仅展示了边塞的军事紧张局势,也体现了士兵们对国家忠诚和保卫家国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戍客起愁心,心与飞蓬折”表达了士兵们因长期驻守边疆而产生的忧愁之情。他们的心情如同随风飘荡的芦苇,无法稳定,象征着他们在战争中的无助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将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它不仅是对当时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那些为国家付出牺牲的英雄们的深切致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