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锁合兰缸小,酒不支愁寻睡早。
梨花欲堕风更寒,燕子不归春自老。
流苏护帐香云结,三十六簧清吹咽。
缄书欲寄湘水深,城乌啼落花西川。

【注释】

金鱼:指铜壶滴漏。合:关闭、扣紧。兰缸:即“兰盆”,古代一种盛水之器,用以计时。合兰缸:即“锁合”。小:指小巧玲珑之意。酒不支(zhī 支):意谓喝酒不能解愁,因为酒少。支:撑住。欲堕:即将坠落的样子。风更寒:天气更寒冷。燕子不归:春去而燕未返,喻人年华易逝,青春不再。流苏:古代帘子上的一种装饰。护帐(zhang zhàng):护帐是古代的卧具,用布帛等缝制而成,有帷幔和被褥之分。香云结:形容香气缭绕。三十六簧:指笙管乐器。清吹咽:声音凄切。缄(jiān)书:密封的书信;缄:封,封缄。湘水:湘江,今湖南境内的一条河流。川:通“船”,这里指船只。乌啼:乌鸦啼叫。花西川:指蜀地。

【译文】

铜壶滴漏声声催,酒量不够愁更深;

梨花飘落寒风起,燕子南飞春又老;

流苏护帐香袅袅,笙管清吹声声咽;

寄信欲将湘水远,城边乌鸦啼断魂。

【赏析】

《春夜曲》是一首写闺怨的诗作,以女子的口吻写其对春天的感受和内心活动的抒发,反映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之情。全诗四句为一组,每句都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感,形象生动鲜明,情景交融,情韵悠长,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首写女子因酒量不足而难以排遣愁闷。

首联“金鱼锁合兰缸小,酒不支愁寻睡早”,写女主人公因愁苦而无法饮酒来排遣忧愁,只好早早入睡。“锁合”,意为关闭、扣紧,这里指将铜壶的滴水装置锁住,不让其滴漏下来。“兰缸”,即“兰盆”,一种用于计时的器具,本应放在案头,以计时度日。但此女却把“兰缸”锁在抽屉里,不让其显示时间。“酒不支愁寻睡早”,意谓因为愁多而喝不上什么酒,只能早早地去睡觉。这两句话通过对比手法,把女子因愁苦而无法排遣的无奈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写女子因担心丈夫在外漂泊而感到孤独寂寞。

颔联“梨花欲堕风更寒,燕子不归春自老。”前一句“梨花欲堕风更寒”,写女主人公站在院子里望着天空中飘落的梨花,感叹着春风吹动下的花瓣纷纷坠落,更加衬托出春夜的凄凉冷清。“燕子不归春自老”,则直接点明了季节已至晚春,而她的丈夫却迟迟不回。这两句既写出了女子因春夜而感到孤寂无依的心境,也写出了她因丈夫不回而产生的深深忧虑。后一句“春自老”三字,更是把女子的忧虑推向了一个高潮。

第三首写女子因思念丈夫而不能入睡而倍感痛苦。

颈联“流苏护帐香云结,三十六簧清吹咽。”前一句“流苏护帐香云结”,描绘了一幅女子在床上绣花的场景。“流苏”是指下垂的流苏穗子,此处借指床上的帐子;“护帐”则是用帷幕或绸缎做成的帐子,用来保护隐私;“香云”则是指帐内飘荡的香味。这三句描绘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夜晚场景,女子在床上绣花,周围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然而,这美好的夜晚却未能给女子带来任何慰藉,反而让她更加痛苦。后一句“三十六簧清吹咽”,则进一步表达了女子的痛苦心情。这里的“三十六簧”,指的是笙管乐器,是一种声音优美的乐器。而“清吹咽”,则是指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如同哽咽一般,让人心碎。

第四首写女子因思夫而无法入眠而心生哀愁之情。

末联“缄书欲寄湘水深,城乌啼落花西川。”前一句“缄书欲寄湘水深”,描绘了一幅女子想要写信寄托相思之情却无法实现的场景。湘水是指流经湖南省的河流——湘江,而西川则是指蜀地,即现在的四川。这句中的“缄书”是指密封的信函,“湘水深”则意味着女子想要寄信却无法寄达。后一句“城乌啼落花西川”则进一步表达了女子的痛苦之情。这里的“城乌啼”是指乌鸦在城墙上啼叫,而“落花西川”则是指落花飘落在蜀地的西川。这两句通过描绘女子无法将思念之情寄托于远方的丈夫身上的情景,展现了她内心的无尽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感,形象生动鲜明,情景交融,情韵悠长,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