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从来不可凭,谁令汉祖议和亲。
连衡休易从游说,厝火当忧卧积薪。
黯在淮南谋自寝,亮亡司马志方伸。
本强始见遐冲折,信是经纶直要人。
读真西山奏疏
赏析施枢诗作《读真西山奏疏》
- 诗作原文
戎狄从来不可凭,谁令汉祖议和亲。
连衡休易从游说,厝火当忧卧积薪。
黯在淮南谋自寝,亮亡司马志方伸。
本强始见遐冲折,信是经纶直要人。
- 诗意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见解和个人感悟。首先,“戎狄从来不可凭”意味着历史上的戎狄之邦从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长久存在,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接着,“谁令汉祖议和亲”揭示了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和亲的历史事件,强调了决策背后的政治考量。然后,“连衡休易从游说”表达了对于权谋策略的反思,指出不应轻易听从他人的游说。最后,“厝火当忧卧积薪”则是警示人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小利而忽视了潜在的大患。此外,诗中还涉及了一些历史人物如韩信、诸葛亮等,他们的事迹被用来象征不同的命运与智慧。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古以来,戎狄之邦从来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立足,是谁让汉朝的汉高祖刘邦不得不考虑与匈奴的和亲呢?
我们应避免轻易采纳他人的游说,以免陷入陷阱。
那些因小利而放松警惕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就像堆积的柴草容易引发火灾一样。
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在逆境中挺直腰板,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志向。
【注释】
戎狄:古代北方的民族。本指古代北边的少数民族。这里泛指所有外来的势力。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或前247年—前195年):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名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一说籍贯不详。谥号为高皇帝,庙号太祖,开创汉朝。
连衡:联合。
易:改变,变通。
游说:指游说的言辞或行动。
厝:放置。
卧:躺着不动。
积薪:堆积的柴草;比喻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