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何所乐,所乐日未曛。
男耕而禾稼,女桑而襦裙。
面垢落塈涂,目眩湿薪熏。
妇子馌南亩,诗人尝云云。
使车出东郊,好雨清尘氛。
会集诸父老,申之以俭勤。
父老歌且舞,未饮意已醺。
峨峨欲倾攲,眊眊耸听闻。
扶携两阶上,潋滟泛十分。
丁宁付训词,归诏尔仍云。
或笑言唯唯,或喜气氲氲。
俯首侧玄冠,骈肩望朱幩。
通宵得膏泽,绿波涨河濆。
轻风扇微和,草木亦欣欣。
正也何其幸,连年与礼文。
念昔在农亩,备尝辛与荤。
朅来充邑官,簿书困纷纷。
书生适我愿,端赖贤使君。
人苟得所依,何畏乎织纹。
感知无以报,茅塞当深耘。

这首诗是诗人在安抚侍郎的鼓励下,对农耕和农民生活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1. 次韵安抚侍郎劝耕喜雨之什
    这首诗是由一位官员写的,他在安抚侍郎的鼓励下写下了这首关于农事和农民生活的作品。

  2. 田家何所乐
    诗中提到“田家何所乐”,这是对农民生活的一种赞美和肯定。他们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充满了乐趣。

  3. 所乐日未曛
    这里的“所乐”指的是人们的快乐,而“日未曛”则是指太阳还没有下山。这句话表达了农民们一天的辛勤工作后,仍然感到满足和快乐。

  4. 男耕而禾稼,女桑而襦裙
    诗中提到“男耕而禾稼,女桑而襦裙”,这是对男女分工合作的描述。男性负责耕种,女性则负责纺织。这体现了古代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

  5. 面垢落塈涂,目眩湿薪熏
    诗中的“面垢落塈涂,目眩湿薪熏”,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他们的脸上沾满了泥土,眼睛因为长时间工作而感到疲劳和不适。

  6. 妇子馌南亩,诗人尝云云
    这里的“妇人孩子在田间劳动”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同时,“诗人尝云云”则是一种比喻,表示这首诗就像诗人的声音一样,为农民带来了安慰和喜悦。

  7. 使车出东郊,好雨清尘氛
    诗中提到“使车出东郊”,这是对皇帝出行的情景进行描述。而“好雨清尘氛”则是对皇帝出行时带来的好天气的赞美。

  8. 会集诸父老,申之以俭勤
    在这里,诗人描述了皇帝召集所有老人共同商议国事的场景。他们强调节俭和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9. 父老歌且舞,未饮意已醺
    诗中提到“父老歌且舞”,这是对老年人欢乐的场景进行描述。而“未饮意已醺”则是对老年人欢乐到微醺的状态的描绘。

  10. 峨峨欲倾攲,眊眊耸听闻
    这里的“峨峨”和“眊眊”都是形容老年人的词语。而“欲倾”、“欲欹”、“欲耸”等词则描述了他们的动作和情绪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人的关爱之情。

  11. 扶携两阶上,潋滟泛十分
    这里描述的是老年人在台阶上相互搀扶着的情景。而“潋滟泛十分”则是对水波荡漾的美丽景象的描述。

  12. 丁宁付训词,归诏尔仍云
    在这里,诗人嘱咐年轻人要遵守教诲,遵循道德准则。而“丁宁”则是一个提醒的意思,告诉年轻人要认真听从教导。

  13. 或笑言唯唯,或喜气氲氲
    这里有两种情况:有些人只是简单地回答“是”,而有些人则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这表明人们对于皇帝的关心和支持有不同的反应。

  14. 俯首侧玄冠,骈肩望朱幩
    这里描述的是人们的头低下来,侧身而坐的姿势,以及他们望着红色的斗篷(可能是一种象征)的情景。这象征着人们对于皇帝的支持和敬意。

  15. 通宵得膏泽,绿波涨河濆
    诗中提到“通宵得膏泽”,意味着人们一整夜都在享受皇帝赐予的恩惠。而“绿波涨河濆”则是指河水上涨的情况,象征着人民的幸福和繁荣。

  16. 轻风扇微和,草木亦欣欣
    这里描述的是微风拂过的情景,以及草木生长得欣欣向荣的景象。这象征着自然与人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17. 正也何其幸,连年与礼文
    诗中提到“正也何其幸”,表示诗人对于能够继续参与政治事务感到幸运。而“连年与礼文”则是指在连续多年的政治生活中,诗人得到了良好的待遇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