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月欲落,但觉衣生棱。
夜深谁是伴,相对祇孤灯。
《宁海五咏·其一·崇教寓居》是宋代诗人洪拟的作品。全诗如下:
七年溪山北,颇自爱吾庐。
人生真寄耳,何必赋归欤。
我将逐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以助于深入理解其艺术特色和表达的情感。
- 诗句翻译与注释:
- “七年溪山北,颇自爱吾庐。”
- 翻译:在溪山的北边居住了七年,非常喜欢这间屋子。
- 注释:溪山指的是山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热爱;“颇”意为“非常”。
- “人生真寄耳,何必赋归欤。”
- 翻译:人生真的只是过客罢了,为何还要归去呢?
- 注释:归去,即归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赋”意为“给予”。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溪山北边的居住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诗句中“颇自爱吾庐”展现了诗人对家园的深情厚意,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 “人生真寄耳,何必赋归欤”则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如旅,不必过于执着于归去。
通过对这首诗词的逐句解读和赏析,可以看出其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深厚情感,还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