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桂不在多,种德如种树。前人能种后人传,自有清阴满庭户。
高枝凌云低覆阑,晴光翠色生昼寒。人家多爱种桃李,几日春风红满地。
何如此花开独迟,蟾宫窟里秋香细。课儿读书书满床,更将幽兴引壶觞。
半酣独卧高斋下,啼鸟数声清昼长。

【注释】

高斋:高高的书房。桂窟,指桂花树的洞穴。种德:种下品德。清阴满庭户:庭院中布满桂花的清香。何如此花开独迟:为何这桂花不与桃李争先。蟾宫窟里秋香细:月宫中桂花散发幽香。课儿:教儿子读书。幽兴:高雅情趣。壶觞:酒器。

【译文】

种桂花不在于多而在于种下好品德。前人种下的美德,后人可以继承,自有那清香的桂花满院满室。

高高的树枝直上冲天,低垂下来笼罩阑干。晴天阳光照射,绿叶翠色显得更加明亮和清凉。家家户户喜欢栽植桃树李树,几天之后春风一吹,到处红遍大地。

为什么这些桂花不比桃李先开?在月宫中桂花散发幽香。教儿子读书,书籍摆满了床,还引来了高雅的情趣,引杯酌饮。

半醉独自躺在高斋下面,听见几声鸟儿啼鸣,清亮悠长的白天更长。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诗人借对桂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向往之情。首句点明主题:种植桂花并不在于数量多少,而是在于种植下美好的品德。第二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即通过种植桂花来传承和发扬优良的品德。第三句则从视觉角度描写了桂花的特点,突出其清香四溢、满院满室的特点。第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桂花与桃李等其他树木进行比较,强调了桂花的独特之处。第五句进一步赞美了桂花的品质,认为它能够在月光映照下散发出幽香。最后两句则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依据,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