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陆沉丘壑底,乘槎几欲问明河。
何人倾盖能如故,无事高轩许数过。
吟畏舌端多楚调,醉怜耳热颇秦歌。
顾予贫病难料理,政使禅斋学按摩。

【译文】

陈孚先生隐居山中,乘船渡过天河,想要问候他。谁是像你一样的人呢?没有事情的时候,我常常来拜访你。

你的诗歌多是楚地的调子,喝醉了也很喜欢秦歌,我很佩服你的才能。顾予贫穷,身体有病,无法料理家务,只能学着按摩术。

【注释】

次韵答陈孚先见赠:次韵,就是依照别人的诗词原韵作答。先见赠:指先给诗人赠送诗篇。先,提前。见,看见。赠:赠送。

陈子陆沉丘壑底:陈孚先生隐居在深山里,就像被水淹没的岛屿。陆沉,陆地沉没,比喻隐居不仕。

乘槎几欲问明河:乘坐木筏渡过天河去问候。槎(chá),古代传说中一种木头做的筏子。

何人倾盖能如故:谁还能像以前那样,像朋友一样的对待我?倾盖,把车盖倒过来扣住,表示对人的尊敬和欢迎。如故,像以前一样。

无事高轩许数过: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我经常登门造访。高轩,高高的车子,指代自己家的门楼。

吟畏舌端多楚调:我害怕自己的舌头上多出一些楚地方言的歌调。畏,害怕。

醉怜耳热颇秦歌:我喜欢酒醉后的耳朵发热,喜欢听秦地的歌曲。怜,喜爱。

顾予贫病难料理,政使禅斋学按摩:顾予,我。政使,即使让。禅斋,佛教徒修行的地方。学,学习。按摩,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韵规整,音韵悦耳。

首句“陈子陆沉丘壑底”以陈孚先生隐居在深山里为引子,描绘了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形象。“乘槎几欲问明河”则是说,作者曾想乘木筏渡过天河去问候他。这里的“明河”,是指银河,暗喻陈孚先生的高尚品质和远大志向。

二、三两句“何人倾盖能如故?无事高轩许数过。”则是对陈孚先生的赞美。“何人”二字,既表现了作者对陈孚先生的敬仰之情,又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高轩”,指的是高堂之上的车马,这里借指作者家的大门。“许数过”则表示作者经常去拜访他,与他交流思想。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四、五、六句“吟畏舌端多楚调?醉怜耳热颇秦歌。”则是对陈孚先生的诗歌才华的赞美。“吟畏”一词,既表现了作者对陈孚先生的尊重,又表现出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耳热”一词则表达了作者欣赏诗歌时的心情愉悦;“颇秦歌”则是说陈孚先生的诗歌既有秦地的豪放之气,又有楚地的婉约之美。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陈孚先生诗歌才华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顾予贫病难料理,政使禅斋学按摩”则是对自己的生活现状的感叹。“顾予”即“顾余”,“顾余”,意思是回头看看自己,表达一种自省的态度。“贫病”则表明作者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需要依靠药物维持生命。而“政使”,则表示即使如此,我也愿意学习按摩术,以此来锻炼身体,提高生活质量。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陈孚先生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